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宽松制度的制约下,ICO在过去几年野蛮生长,成为爆发金融风险的巨大隐患,ICO的存在实质就是对传统金融监管制度的挑战与博弈。为了达到对其进行穿透式监管的最终目的,尚需克服纵向监管困境与横向监管困境。在“重典治乱”的监管政策达到预期效果后,本着鼓励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理念,穿透式监管的制度构建任重道远。本文从ICO的运作方式、法律分析、监管现状对ICO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全面分析了ICO穿透式监管的纵向穿透困境、横向穿透困境、风险防范困境、协调监管困境这四大障碍,坚持问题导向,从强化资金监管措施、明确ICO的监管主体、完善ICO项目发行的披露制度、优化协调监管四个方面提出完善ICO代币融资的穿透式监管制度构建。本文分为“导论”、四个主体部分以及“结语”,其中主体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ICO代币融资的法律性质分析及监管现状阐述。通过分析ICO的运作方式,穿过现象看清本质,对其法律现象进行分析,明晰其法律本质。在此基础上,阐述ICO的监管现状,即在2017年之前ICO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之后我国采取全面禁止的措施,由此将问题冻结,探求如何将ICO代币融资行为纳入穿透式监管范围。第二部分--针对ICO代币融资采取穿透式监管的具体实践与经验总结。互联网可以轻易地将个人的非理性扩展至市场的非理性,对金融市场的杀伤力更强。因此,“看穿条款”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广泛运用于许多国家的立法实践与司法实践。为鼓励企业增强竞争力,给金融市场发展增添活力,需要通过经验分析与价值判断来确立我国监管措施的基本理念。第三部分--针对ICO代币融资进行穿透式监管的障碍分析。穿透式监管从纵向进行穿透和从横向进行穿透。此外,还需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统筹监管角度对ICO行为进行严密的监管措施。第四部分--ICO代币融资的穿透式监管制度构建。通过对穿透困境的分析,可以发现现行的分业管理模式下,仍可以做到对ICO代币融资行为进行穿透式监管。但是,穿透式监管制度是个舶来品,引入国内需要内化为法律制度。本部分从资金流向、监管范围、风险防范、统筹监管四个方面,提出解决ICO代币融资监管困境的制度建构路径,以此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