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东方蜜蜂入侵群体在澳大利亚的成功建立为出发点,基于蜜蜂的性别决定机制,重点对东方蜜蜂群体中性别决定位点的性等位基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蜜蜂中蜂王交配生物学的特性,分析了一雌多雄交配行为在东方蜜蜂建立入侵群体中的作用。在对微卫星位点以及可以高效扩增互补性性别决定(complementary sex determiner, csd)基因片段的引物进行系统筛选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东方蜜蜂群体中性等位基因多样性分析对来自东方蜜蜂自然分布区以及入侵区域的25个群体的csd基因片段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与10个中性位点的基因型数据进行了比较。首先,基于在工蜂中检测到的性等位基因对之间的序列差异确定了诱导蜜蜂雌性发育的性等位基因对形成的临界参数;其次,使用优惠券收集器模型对全球的东方蜜蜂中功能性特异的性等位基因数量进行了估计,数据外推后得到170-307个性等位基因。最后,证实了即使在经历过瓶颈效应的入侵性群体中,等位基因在性别决定位点的丰富度也总是高于中性位点,性等位基因在群体之间的分化较高。(2)入侵群体的来源分析利用依据片段长度多态性设计的3个引物组合可以快速区分东方蜜蜂入侵群体中出现的性等位基因类型,根据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以及澳大利亚蜜蜂样品中性等位基因类型的分布,推测出澳大利亚的东方蜜蜂群体来自于巴布亚新几内亚。(3)一雌多雄交配行为对东方蜜蜂入侵群体的影响对蜜蜂及其他膜翅目昆虫,数量较少的初始群体需要克服其性别决定机制带来的遗传限制-“性别决定位点”需要杂合以产生可存活的雌性后代才能使种群得以发展。在澳大利亚的东方蜜蜂入侵群体中,蜂王平均与27只雄蜂交配,交配频率与自然分布区范围内的中国东方蜜蜂群体无明显差异。在此交配频率下,奠基群体中蜂王受精囊内储存的精液可以携带原群体中75%的性等位基因多样性。基于在入侵群体建立过程中实际测得大等位基因类型及其分布频率数据,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极端一雌多雄交配行为可以降低群体内部蜂群之间产生二倍体雄性的差异,特别是在入侵群体建立初期性等位基因多样性较低并且其分布频率十分不均衡时该作用更为明显。极端一雌多雄交配行为可能至少在两方面有助于东方蜜蜂入侵群体的建立:首先,可以使奠基者群体中的蜂王携带较多的性等位基因类型到达入侵区域;其次,可以降低奠基者事件发生之后群体中蜂群之间二倍体雄性产生的差异,从而提高蜂群的繁殖率和适应性。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引进蜜蜂的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为了解东方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入侵机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