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世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如今我国即将迎来新一轮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结合本地区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情况,如何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有效的应用在具体的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选取了在分层教学中易于被教育者忽视的中层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高中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函数课程作为具体研究内容,围绕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教学观、知识观等重要思想,从知识体系建构、思想方法建构、学习环境设计、协作学习、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综合论证,把“情境、交流、意义建构”等核心思想具体化。在研究中,本文除了运用文献研究法对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还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实验研究和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定量定性的科学研究。首先通过在本地区的高中生中进行各层次学生数学学习的问卷调查,获知中层生在高中学习数学的现状;然后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分析,探索如何对中层生实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并采用评价量表和统计软件对教学实验中某些教学策略的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分析中层生的特征,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优化高中函数课程的教学,由内到外系统的实施学生学习的建构过程。在“支架式”、“抛锚式”的教学中精心制定符合中层生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具体的函数教学案例对教学策略进行探索和论述,最终总结归纳出三个原则性的结论:(1)教学策略的制定要始终要以中层生的个体差异作为必要的前提条件;(2)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身的内部建构时,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3)在使用辅助手段实施建构教学时,应以学生的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为考虑前提。其中在函数教学中所总结的教学策略基本上都涉及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情境创设、学习支架设置、变式题组训练、思想方法培养、指导学习策略和强化非智力因素等多方面。由于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够全面,实证数据还不够丰富,所得结论的评价设计方面也可能存在不足,因此结论的实用性还有待继续完善。但是本文总结得出的教学策略可以尝试推广到其他数学课程的教学,而且迁移到其他层次学生的教学,为一线数学教师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提供方法策略层面上的参考,丰富了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实践经验,同时对学校自身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实施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