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典型崩岗区潜在性崩岗风险评估与预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汀县和安溪县是福建省典型崩岗分布区,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崩岗发生后其空间分布特征、侵蚀成因机理和崩岗土壤理化特性等方面,对于崩岗发生前的模拟预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调查、数据收集和室内分析筛选了长汀县和安溪县小流域潜在崩岗风险评价因子的数据源,并通过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及SPSS的数据处理分别提取了两个县小流域的地形地貌、水系、降雨等评价因子,分析评价因子与崩岗侵蚀的空间分布关系,最后利用崩岗与这些因子的分布特征关系对小流域的崩岗空间分布进行模拟预测,主要结论如下:(1)长汀、安溪小流域的地表粗糙度和剖面线长均会随着分辨率的增大而减小,并且在某个分辨率时出现拐点,则该拐点处的分辨率即为该比例尺的最佳分辨率,比较分析后,确定长汀县小流域1:1万、1:5万、1:10万和1:25万DEM的最佳分辨率分别为4m、8m、8m.16m;安溪县小流域1:1万、1:5万、1:10万和1:25万DEM的最佳分辨率分别为8m、8m、16m和16m。(2)长汀县小流域崩岗主要分布在5°-25°的坡度区间,坡向主要以阳坡中的西南坡为主。小流域崩岗全都分布在250-500m的高丘地形,相对高差集中在20-50m。主要分布在等级为3和4的流域中,降雨量在1640mm左右。安溪县小流域崩岗则主要分布在10°-25°的坡度段,坡向也主要以阳坡中的西南坡为主。而崩岗主要分布的海拔范围为100-500m的丘陵区,相对高差集中在0-100m。主要分布的流域等级为3和4级,降雨量在1600mm左右。(3)5号流域潜在崩岗风险性等级共分为6级,其中潜在崩岗集中分布于风险性等级在3-5级的区域内,风险面积为47.42km2,占流域总面积的86.71%,风险性等级为2和6的区域较少,面积仅为3.01和4.14km2,而风险性等级为1的区域只占流域面积的0.21%。10号流域原有的125个崩岗,分布在风险性为4和5的个数总和为84个,占10号流域崩岗总数的67.2%。总体上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尚可,但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推进秸秆还田,减少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提高土壤生产力,并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本试验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量配施无机肥量组合对小麦生长及土壤理化性状和氮肥生产力等的影响,旨在探讨不同秸秆量配施无机肥量的最优组合,以期为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施用及推广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小麦全生育期,12000kg·hm-2秸秆还田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作为一切活动的载体,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用地转为非农用
土壤水分状况对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遥感监测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土壤水分状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比模型特点及研究区域性质,认为处于旱季时的榆林地区植被覆
本文初步探讨了土壤两域模型的参数获取方法及两域模型应用于土壤硝酸盐淋洗的模拟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优先流以及分形理论在土壤溶质(包括养分)运移研究中的应用打下基础,以更准
该文是在田间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完成的.田间试验在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通县节水试验站进行,共设置二个处理,清水高水处理(FW1)和污水高水处理(FS1).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
该文从分析黄准海平概况,从而得出黄淮海平原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农用化学肥料在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中起着重要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