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非织造布制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作为主体单元处理服务区污水,并通过工艺特性试验和长期运行试验来考察其可行性。
首先,采用人工配水模拟服务区污水,试验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气水比对DMBR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非织造布在处理过程中所起的效用;其次,测量了DMBR在MLSS为4000 mg/L、气水比为30:1时的临界通量,通过次临界通量条件下的长期运行试验,考察了DMBR的运行稳定性和阻力变化情况;最后,通过DMBR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处理,考察实际处理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人工配水,在试验工况下,DMBR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7%、90.5%、39.4%、18.4%;HRT从8h增加到16h时,TP的平均去除率从11.1%增加到22.3%,COD、NH<,3>-N和TN的去除率受HRT的影响不大;气水比的变化对COD和NH<,3>-N的去除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气水比从15:1增加到60:1使TN的平均去除率从42.5%T降到35.8%、TP的平均去除率从16.3%增加到22.7%;非织造布动态膜对COD、NH<,3>-N的去除可起到部分强化作用;在次临界通量条件下,起始通量分别为15 L/(m<2>·h)、30L/(m<2>·h)、45 L/(m<2>·h)、60 L/(m<2>·h)的长期运行试验稳定运行的时间分别为>20d、>20d、13d、10d;长期运行试验中,膜污染的发展经历慢速和快速两个时期,滤速越小慢速发展阶段的历时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