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结构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为人类情感的滋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人类对于自我主体性的关切,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对于自我价值的追寻,让情感生活的视角从传统的家庭本位转变到了现代的个人本位。第四类情感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情感现象,它凸露着生命的本源和人性中最鲜明、最灿烂的光芒。第四类情感是对于爱情和友情的有益补充,是人际情感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基于理性的情感,这种情感以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认同为前提。随着情感主体相互认识的深入,逐渐产生相互喜爱和情感依赖。这种依赖来源于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追寻,对于主体获得外界认同和接受的理性期待,即人们对于“我是谁”的自我追问。双方借助彼此照见自己,走入自我的心灵。第四类情感以相互的认知为基础,较之爱情有着更多的理性元素,彼此的情感出自于对于对方的喜爱和欣赏。这份情感的高尚在于,它不以性生活为基础,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本能欲望而产生的。它是两个精神的需要进射的火花,是出自于双方对于单纯美好情感的向往。因此,第四类情感对性持审慎态度。第四类情感是对于传统婚姻家庭情感的突破。在我国传统婚姻结构中,单方面地强调女性对于男性的遵从和依附,而忽视女性自身的情感需求。这种压制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与崇尚自由的现代价值背道而驰。第四类情感则充分尊重人们的自我情感选择,尊重、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它强调情感双方的平等人格和相互尊重,充分展现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第四类情感作为与爱情、友情并存的情感,与其它情感,特别是爱情之间也凸现了一定的张力。它要受到一定伦理道德的约束,在家庭和婚姻层面上应以不伤害善意第三人为道德底线,而个体需要达到情感的衡平,关键还需构建情感“自治”与“自制”,“自爱”与“爱人”主客体相结合的情感衡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