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霾天气发展规律和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form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146个气象站点1961-2013年间的能见度和相对湿度资料,新建了长三角近53年来霾气候数据序列,并从时间及空间两方面讨论了长三角地区霾日的变化及响应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新建长三角地区霾气候序列。利用上海10个气象站过去53年逐日4个时次(02:00、08:00、14:00、20:00)的能见度以及天气现象资料、逐日平均相对湿度资料,新建了上海霾历史气候序列。表明过去53年间,报表霾日记录最多的是徐家汇站,历年均值高达55.9d,最少是南汇和嘉定,历年均值仅7.0d;新建的霾日最多是金山,均值达38.0d,最少是宝山,均值仅2.7d。新建霾日序列与记录序列除在南汇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外,在剩余各站都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表明新建霾气候序列与记录序列的发展形势同步性较好。进一步利用长三角地区146站的1961-2013年间逐日四次能见度、逐日相对湿度以及逐日天气现象资料进行了长三角地区霾气候序列的新建。2)长三角霾的发展形势及规律分析。利用气候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和上海霾时空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表明近53年间,长三角地区霾日呈现上升趋势,区域霾日最多出现在2013年,高达46.0d,最少出现在1965和1967年,仅1.1d。此期间霾日增加速率为7.1d/10a,线性趋势显著,其中在1991-2013年间,增速达6.5d/10a,线性趋势也显著。此期间上海霾日最多出现在2003年,均值达到55.5d,最少发生在1965年,均值为0.7d。霾日增速为6.0d/10a,趋势显著,其中1961-1980年以4.6d/10a的趋势显著增加,而在1981-2003年间,以13.4d/10a的趋势显著增加,2003年以来,霾日呈下降趋势。3)霾对大气污染发展的响应研究。在过去11年间,12、1l和1月是上海霾高发月份,其次是6月和2月,未发生霾日的月份出现在9月。年际上,霾日最多出现在2008年,次多出现在2007及2009年,最少发生在2002和2005年。各月空气污染以轻微污染、良或轻度污染为主。2008年1月29日和2010年3月15日是唯一出现空气质量为优的两个霾天。发生中度污染霾日出现在2001年11月20和21日,以及2003年12月23日,发生中度重污染霾日出现在2003年12月24日。4)气候和天气条件变化对霾的影响研究。探讨了霾与风速风向、降水、温度和气压的关系,并利用上海08时和20时的接地逆温数据分析了上海霾日与接地逆温的联系。结果表明霾日主导风速位于0.0-2.0m/s之间,占53.4%,2.1-4.0m/s的风速频率最高,占43.4%;风速大于6.1m/s时没有出现霾天。非霾日2.1-4.0m/s出现频率最高,占63.7%,风速为0.0-2.0m/s和4.1-6.0m/s分别占18.8%和16.1%。同时还探讨了清洁过程及霾发生过程下位势高度场、相对湿度场、气温场、垂直速度场、925hPa风场、850hPa风场等的差别。
其他文献
钛网表面原位合成半导体TiO2光催化剂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的粉末状TiO2回收困难的缺陷。本论文以钛网为前驱体制备了TiO2/Ti网催化剂,考察了制备阶段酸洗物质的影响,探讨了等质
网络时代高校学报的传播规律和读者的阅读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针对高校学报信息网络传播呈现的碎片化、多元化及读者从受众变为传播者等特点,运用长尾理论提出了主动加入
蔼和含笑具有重要的园林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种极富特色的乡土观花灌木。本文阐述了蔼和含笑的发现及引种过程、形态特征、生境和分布、物候特征、繁殖方法和栽培要点
期刊
现阶段,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幼儿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育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中,积极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教师
金叶榆是我国培育出来的彩叶树新品种。他的出现丰富了园林绿化中对彩叶树的选择,而且凭借着金叶榆自身优良特性,在园林绿化市场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中主要介绍了金叶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利用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同时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因此在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化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离子交换膜作为双室微生物
提出并证明了关于Lucas数的几个无穷级数求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