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高中课外科技活动的目的是为学有余力并对科研工作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与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完成兴趣课题。近年来,北京市课外科技活动数量逐渐增多,活动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对这些活动中学生作品相关的评价分析十分缺乏。本论文从高中课外科技活动学生论文作品入手,结合高中课外科技活动论文特点,提炼出四条评价原则,并选取了五个主要评价要素。四条评价原则分别为:科学性原则、肯定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五个主要评价要素分别为:选题、知识技能运用、实践过程、逻辑表述、特色创新。本论文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CE)对高中课外科技活动学生的十篇论文进行评价,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高中生课外科技活动论文的优缺点,更明确地反映学生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又能评价学生自身及活动整体的论文水平。基于课外科技活动论文评价结果,本论文对高中生课外科技活动论文撰写提出建议,包括如何选择微科研课题,论文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何增强论文的逻辑表属性,如何增加论文的特色创新性等,希望为今后参与高中课外科技活动的学生提供帮助与参考。为配合高中课外科技活动学生论文的分析,本文还调查了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高中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参与活动的学生多数对科学表现为积极的态度,对课外科技活动比较感兴趣;在参加此类课外科技活动的同时,多数学生还是能够保持充沛的精力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