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姚文田,清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字秋农。年十六入湖州府学,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举于乡,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僖”。姚文田“于书无所不读,尤究心汉学,于《说文》用工尤勤”。
本题研究的《说文声系》是姚文田所作的一部《说文》谐声谱。大多数古音学家认为《说文声系》在古音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有值得关注和利用的地方,是清代中期不应被忽视的古音学著作;然而对《说文声系》研究者甚少,本题正是试图研究这部不被大多数人关注的关于《说文》谐声系统的古音学著作,期望进行较为全面的探索,对此书进行客观的介绍与评价,进一步了解姚文田的古音学思想。
《说文声系》依大徐本以求《说文》的谐声系统,根据《说文》十四篇次第,依次取其谐声偏旁,以得声之字相系,得声之字又为声母的,第次缀连于后;重文相从;每字下注明原书卷次。姚氏编著此书的目的,是要以《说文》谐声,参证经籍以求古音,由此再比较谐声与古用韵,以见古韵部的相通关系。本题采取与大徐本《说文》谐声系统对比研究的方法,对《说文声系》中的形声字资料进行穷尽性的测查,以期得出各项结论。
主要内容分为五章:
“引言”一章中,先后介绍了《说文解字》小篆谐声字谐声系统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概况。
第二章介绍姚文田生平及其著作《说文声系》。
第三章是对《说文声系》与大徐《说文》谐声字的差异考察。另外,《说文声系》移字、补字、处理重出之字的情况也一并在本章中呈现。
第四章考察《说文声系》与大徐《说文》谐声系统的差异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其中探讨了特殊声符问题,议论了《说文声系》对姚氏古音学研究的影响。
第五章简要介绍了姚文田的古音26部,并对照段玉裁、江有诰、王力等多家观点,研究姚氏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的声符归部问题。
第六章,从成就和局限两方面对姚文田《说文声系》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另外,“附录”列出了姚文田《说文声系》中对‘《说文》未收字作声符”的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