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资源是我国紧缺的战略资源,富碱斑岩型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类型之一,因此对于富碱斑岩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在前人资料研究基础上,开展了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室内鉴定等,挑选了桃子乡地区不同位置典型斑岩样品,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分析等研究等工作,系统的分析和探讨了岩浆源区物质来源、成因,简要分析了所经历的深部过程及与成矿关系,得出主要认识如下:桃子乡地区富碱斑岩可分为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两类岩石,过铝质-准铝质,两者岩石化学成分特征总体相似,具有富硅、富碱、以钾玄岩系列为主的特征。系统测定了桃子乡地区富碱斑岩的锆石U-Pb年龄:钙碱性系列岩石年龄(32.13Ma33.38 Ma)略早于碱性系列的年龄(29.89 Ma32.44 Ma),岩浆侵入时间短(<4Ma);比三江富碱斑岩带成岩年龄高峰略显年轻,但是仍在其峰值范围内,表明桃子乡富碱斑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空间上三江富碱斑岩带侵入先中间,之后拓展至边缘。桃子乡地区富碱斑岩钙碱性系列岩石和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总体特征相似,均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型,无或弱负铕异常,表明岩浆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微量元素具有LILE(Pb、Ba、Sr)富集、HFSE(Nb、Ta、Ti)强烈亏损特征;碱性系列岩石Hf同位素?Hf(t)值为-3.080.92(平均值=-1.06),结合研究区内有云煌岩脉产出,表明有地幔物质输入;Hf同位素模式TDM2年龄范围1030.56-1271.68 Ma(平均年龄=1152.71 Ma)。桃子乡地区富碱斑岩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和碱性系列岩石的岩浆源区>50km,源岩至少达到榴辉岩相,才导致熔出具有埃达克质特征的岩浆。深部过程可以大致概括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后岩石圈加厚青藏高原东部向南东“逃逸”,造山带垮塌、地幔物质上涌熔融加厚下地壳,伴随三江地区大型右行走滑、拉分盆地形成的局部减压背景,导致富碱斑岩快速侵入和斑岩铜矿成矿系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