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的自我书写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yo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武帝萧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文学著称的帝王,在位期间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均有所建树。萧衍在永明时期即为“竟陵八友”之一,即位之后更以帝王之尊大兴文教,奖励文学,促进了梁代文学的繁荣。同时,他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帝菩萨”,在位期间积极崇佛,以致有“佞佛亡国”之讥。因而,萧衍一人兼有文士、皇帝、佛教徒等多重身份。萧衍一生有诸多著述,今存作品篇目较多,其中有不少自我书写的文字,带有自我实践和自我建构的性质。目前,学界对于萧衍生平思想及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但尚无萧衍作品的整理本,对萧衍作品的研究也不够细致,仍有进一步考察的空间和必要。因此,本论文将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考察相关文献,并结合魏晋南北朝社会历史、宗教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萧衍自我书写的社会背景及书写机制,通过考察萧衍这一具有多重身份人物的自我认识租自我形象构建,更深入的把握魏晋南北朝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精神及当时的文学、思想发展情况。论文主体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梳理研究所涉及文献,回顾学界对于萧衍生平思想及其文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问题、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二章以萧衍与王融、任昉、宗夬、萧琛、王延、谢胱等人的唱和作品为中心文本,结合相关史料文献考察兰陵萧氏在宋齐两朝的发展情况及萧衍早期经历和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由于学界对兰陵萧氏及萧衍即位前事迹已有许多研究成果,本论文在考察相关问题时主要借鉴前辈学者的研究,并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对文本的分析讨论,结合相关史料,考察萧衍在萧齐永明、建武年间的政治、文化地位及其在文本中的反映。这一时期,萧衍自我书写所建构起的是文士与名臣的形象,这一形象也得到了与之交游诸文士的认可。第三章主要考察萧衍统治前期以儒家君主形象为主的自我书写文本,并结合史料文献及相关社会思想及文物图像研究,考察其统治前期的自我历史定位、自我书写的社会背景及意义。本章认为萧衍代齐建梁之初就组织臣下修编国史,通过对王朝创业史的书写,确立了自身符合儒家传统话语的历史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建构孝子及儒家君主形象的自我书写:由于北魏在孝文帝改革之后与南朝的政治文化争夺日趋激烈,尤其是对于中原正朔的争夺,使得萧衍政治文化上必须保持积极应战的姿态,因而萧衍这一时期的自我书写也具有深刻的政治文化意义。第四章主要考察萧衍统治中后期以佛教徒形象为主的自我书写文本,并对萧衍崇佛的原因和萧衍与佛教的关系提出新的看法。本章认为萧衍接触佛教并非只有竟陵王萧子良西邸这一种途径,而是存在多种影响因素,而政治身份的改变及佛道两方宗教性质的不同使得萧衍由最初的事道转为崇佛,并在自我书写中突出佛教;萧衍在崇佛的同时也始终保持君主的权威及主导支配的地位,其“皇帝菩萨”形象的书写也反映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崇佛的同时,儒学在萧衍中后期的自我书写中仍占有重要地位;萧衍在暮年仍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创作力,但由于错纳降将侯景,使整个政权土崩瓦解。第五章主要考察萧衍的自我书写在家族内部的延续情况,即萧纲、萧绎兄弟的自我书写。本章认为萧纲在入主东宫之前有立功、立德之志,成为太子之后“文章领袖”的自我定位实际出于一定的政治考虑,由于侯景之乱,萧纲未能展开自身帝王形象的建构;萧绎与萧纲一样,一生勤于著述,期望建立起自身等同于圣贤的形象,其自我书写也反映了其复杂矛盾的人格;萧衍高度的文学自觉和自我书写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萧纲、萧绎兄弟的自我书写中得到延续,之后则未能在兰陵萧氏继续。
其他文献
社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于乾元二年(759年)秋天辞职携眷西行,到了秦州。在秦州他写下了五律组诗名鸽《秦州杂诗二十首》、《天河》等诗,其中多称说“天河”、“河汉”、“牵牛”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CCA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3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观察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患者的首发非特异表现,找出早期确诊的敏感指标。方法对70例诊断为PBC患者的首发非特异性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
本文首先对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概述、其次再接着分析了现阶段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详尽提出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应
目的:研究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例腹部手术患者,按照麻醉方法分为硬膜外麻组25例及全麻组25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0
古诗选本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对古诗选本进行系统地整理和深入地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目前,古诗选本的情况芜杂不清,对它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选取了《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左翼乡土小说的评价经过了多次波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左翼乡土小说曾经备受推崇,但到文革时期,因为三十年代文艺黑线论的影响,遭受到一定的打击。
以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和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需求侧为视角,从政府、民众以及社会体育组织三个方面分析了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社会体育组织面临
80年代以来秦汉社会史研究主要涉及阶级、阶层 ,家庭、宗族 ,农民起义 ,社会人口 ,社会流民 ,灾荒与赈济 ,宗教信仰 ,伦理道德 ,社会风尚 ,婚丧礼俗 ,宫观陵寝建筑 ,以及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