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精心、有效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是土地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在土地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划实施已经贯穿于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始终。土地利用规划一般期限较长,相对比较稳定。但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修编。国家发起的全国性规划修编,一般3至5年一次,由国务院发文,全国各地统一进行规划修编。由于土地利用规划涉及的地理空间(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社会经济、法律法规等业务数据内容多,处理过程复杂,所以,在规划修编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处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唯一可行的选择。GIS是一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地理空间信息处理的优势,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工具,GIS技术与规划修编的结合势必成为该研究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划辅助编制主要用来完成规划修编和规划局部调整,其实质是对规划进行编辑,包括图形编辑和属性编辑,以及对编辑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编辑结果的合理性。规划修编在辅助编制系统体现了实施规划的流程,它管理土地规划编制数据库中修编时所有的专题数据。用途分区则是规划实施管理的参考基础,是土地规划的基本内容和实施规划的基本手段。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就是将区域土地资源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土地的适宜性能,划分不同用途的空间地域,并制定各地域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通过用途变更许可制度,实行对土地的用途管制。在我国由于土地用途的体系和分区方法不尽完善,分区方法过于笼统,而且划区方法也比较单一。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分区方法,采用新技术、新手段,探讨研究出土地用途分区方法和实现技术<WP=65>不仅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单从效率角度上来看,GIS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一项应用技术,它使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得到更有效、更迅速的利用。从应用角度看传统的手工方法确定的分区成果,由具体操作的专家或工作人员才能领略其内涵,其它人员却不能完全理解和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果实践和指导作用,可操作性较差,而利用GIS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分区成果就可以在计算机内展示出来,还可以以文本和图件的形式表现,具有直观性。可见分区方法的研究与GIS技术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讨论了分区特点及对方法的要求,根据模块划分原则将用途分区管理独立为一单独模块以便管理。该模块提供了形成用途分区的方法和辅助制作工具。灵活多样的分区方法,满足了不同的土地管理部门制定不同级别规划的需要。方便快捷的交互性操作及形象的图数互动显示输出,尽可能地符合实际修编工作中操作模式,保证了分区操作直观和易于实现,也更贴近实际工作方式。强大的分析对比和统计功能可实时快速的再现分区结果,以便于动态实时地重新调整分区,以助于修正检校,最终得到一个最接近正确的成果。本研究立足于MAPGIS开发平台,以VC++为开发工具,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基于GIS的用途分区模块。现该模块已经嵌入于辅助规划编制系统中,运行稳定可靠,初步满足了河北省秦皇岛市国土资源局需要,并将在全国推广使用。结果表明:基于GIS的土地用途分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分区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现分区的计算机信息化,必定提高分区结果的精确性,进而更准确真实地服务于规划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