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到来,在新业态背景下,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互联网科技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互联网金融、本地生活服务、共享经济等新模式的产生和壮大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人群的就业问题。新业态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活力和广阔的前景,不断成为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点。但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频频产生。饿了么、美团外卖、滴滴等线上平台近年来发展迅猛,线上交易的不断增加,直接带来线下从业者服务量和人数的不断增加,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政府劳动监察的任务。OFO是Online Fuse Offline的缩写,翻译为线上和线下的融合。OFO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它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融合,让互联网和线下实体合作,共同组成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平台。本文将OFO线下从业者具体界定为在线上互联网商务与线下实体服务融合过程中,与线上业务相衔接,为在线上支付后的消费者提供线下服务所付出劳动的所有从业人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在为新业态环境下发展迅速并及其贴近人们生活的饿了么、美团外卖和滴滴、神州专车等平台提供线下服务的从业者身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外卖送餐员、滴滴代驾司机等,他们都是OFO线下从业者的一部分。然而,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或听到有关“外卖送餐员在送餐路上遭遇交通事故,权益保障主体不明确”、“滴滴代驾司机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无人负责”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归源于政府劳动监察的不到位。根据相关具有权威性媒体地报道,现如今外卖送餐行业已被列入到高危职业当中:2018年上半年,上海外卖送餐员因在送餐途中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导致伤亡的频率为平均每25天产生1名,南京更是平均每天由于骑电动车送外卖而发生意外交通事故18起。由于意外的频发,相关部门组成专项领导小组展开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造成交通等意外事故频发的关键性因素就是送餐员“抢时间”。而导致这一现象最直接的缘由就是外卖行业中薪酬制度的不科学。外卖行业的薪酬制度中会给送餐员带来巨大压力的便是严格要求按平台显示的送餐时间送达,以及“多送多得”和“无限”奖励。这样不合理、不科学的薪酬制度也从侧面显露出了整个行业在用工方面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其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制定相关用工制度时,即使这些制度与从业者本人的切身利益贴近,也完全忽视从业者的声音;二是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但若缺乏对其有效的监管,则会适得其反。新时代的浪潮加大马力鼓励创新,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在这样的浪潮中,部分互联网企业试图通过提供低价而具有质量的便捷服务而在市场上博得先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创造出更多的新兴就业岗位,要想使企业和从业者跟随时代的浪潮稳步前进,政府需要在某些领域给予其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但作为一个企业,亦或是一个整体行业,其发展的前提是不能忘记本心,即不能损害从业者的合法权益,若是不能做到基本的为人民服务,那么这样的企业和行业也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面对多方利益的协调和平衡,政府在劳动监察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身,全力以赴履行好政府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使就业水平和质量,以及人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应有的提高,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三者的协商协调机制,使三者共同参与到协商中去,进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指导给新环境下的各用人单位以及为社会提供劳动服务的主体的用工规制指明了前进道路的方向。政府在自身的劳动监察工作中,要在促进新兴业态发展和维护新环境下从业者合法权益之间找到价值的平衡点,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强化职能。本文研究的就是面对新业态环境下,政府对OFO线下从业者权益保护的劳动监察问题。本文主要从政府的劳动监察定位、属地化管理、顶层设计和监管的方式与手段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研究,探索问题的所在,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终根据时下环境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理论意义具体体现在:第一,为政府劳动监察方式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第二,充实和完善政府对OFO线下从业者权益保护监察的理论体系;第三,为政府对OFO线下从业者权益保护的监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的研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为政府的劳动监察提供动力支持;第二,为促进政府对OFO线下从业者权益保护的劳动监察提供框架方案;第三,为规范政府对OFO线下从业者权益保护的监察行为提供对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