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质量比较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kxl_cq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是我国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教材是课程的重要依托和负载,对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促进教材的编写、评估、使用,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基于质量学视角,本研究将教材质量分为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教材的比较研究。采用课程难度模型进行教材内在质量的静态比较。设计信息技术教材质量评价问卷,并应用于辽宁省现行教材,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师生对教材内在质量认同度的比较。最后,采用课堂观察法,对教师借助教材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水平和实际发挥的状况,即影响教材外在质量最重要的因素,进行重点比较研究,并对实施教材的环境作简要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在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第二章是信息技术教材内在质量的静态比较研究,采用“课程难度模型”对教材内容难度进行比较分析,刻画该模型的课程广度通过细化知识点来衡量,课程深度通过对描述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赋值的方法来量化。另外,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从情感素材、文字图表两方面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第三章是信息技术教材内在质量的动态比较研究,设计了信息技术教材质量评价的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主要考察教师眼中教材与学生、教材与教师的适应程度;测量学生对教材的喜爱程度。发放、回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并对调查问卷的显著性指标采用聚焦访谈法进一步分析。第四章是信息技术教材外在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采用课堂观察法和聚焦访谈法,了解教师使用教材的真实水平,深入挖掘教师处理教材的意图和理念,同时对实施教材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做简要分析。最后对以上内容作出总结,得到了关于教材质量和关于研究方法的结论,提出了发展和完善教材,以及比较和分析教材的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英语口语教学需要在现实的基础上有所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和密切,并且将越来越多的活动迁移到了网络空间,网络礼仪是否周全、到位不仅展示个人的形象,而且还会影响其事业、社交的成败
西门子ARC型CT机的球管是管芯、高压及冷却系统一体,称为ROTANX的器件,价格较贵,难于维修.但我院这台CT机出现的故障经维修恢复扫描,使用一个多月,曝光一万多次.曾用于其他同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预后因素以及PET/CT-SUVmax和DWI-ADC值的关系。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36例IDC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术前MR-DWI、FDG-PET/CT检查及病灶病
中等职业教育以技能为主,在专业课中用计算机软件做为辅助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把计算机三维制作软件UG应用到机械基础的专业课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亲手制作机械
<正>1.看皮毛。皮毛有光泽,皮薄、软、有弹性,这样的牛发育良好,健壮耐劳。此外,黄牛的毛要细而密,水牛的毛则要粗而稀。
期刊
高中新课程进入全面推广实施阶段,河南省也加入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行列;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