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物质载体,是一个城市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及其配套服务的完善与否,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然而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使用、系统运行和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另外由于受社会认识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长期历史欠账较多,当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和需求增长过快的矛盾已日益突出。然而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确又无法承担起对所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于是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市场化改革便成了地方政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我国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改革方面存在相关法律、政策制定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的一些空缺和不健全,从而在具体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遇到了很多困境、走了不少弯路,给政府、投资者、广大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失。突出表现为政府财政支持不足、市场化投融资改革的力度不够、政府过度负债融资的债务风险加大、市场化改革中操作不规范导致腐败等问题严重、市场化改革导致基础设施领域内的乱收费增多以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与对昆明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调查研究,综合运用统计分析、管理科学、城市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从而提出优化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的有效建议。即加强政府财政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的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产品使用者付费和政府财政补贴机制、完善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管理以防范金融风险发生、加强资本市场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的促进作用,构建和完善政府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监管体系等。最终希望不断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逐步减少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对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依赖,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少量资本的投入,带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以及外国资本进入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实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