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阳虚水泛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NYHA分级、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NP的影响。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比温阳利水法治疗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住院部,符合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型诊断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中西医组、西药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中西医组另加参附救心汤口服。观察疗程均为10天,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YHA分级、Lee氏心衰评分和血BNP值的变化情况。根据入院时患者LVEF的不同,将中西医组内的病人分为收缩组、舒张组,对比参附救心汤治疗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差异。数据资料采用中文版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中西医组和西药组、收缩组和舒张组的基线资料均具有可比性(P>0.05)。2、中西医组、西药组均能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血BNP值(P<0.05)。3、中西医组在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血BNP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4、经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收缩组和舒张组在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血BNP方面均得到改善(P<0.05)。5、在改善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血BNP方面,收缩组和舒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利水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Lee氏心衰评分和血BNP方面,对收缩性心衰、舒张性心衰患者均有一定的作用,两种不同类型心衰的临床疗效差异不显著。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有利于简化心衰的中医治疗,促进中医温阳利水治法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