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循环床提升管中的压力梯度与流动行为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流态化(Circulating Fluidization)作为一种高效无气泡的气、固接触技术,是当代流态化技术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在较宽的操作参数范围内,根据气-固两相流(空气-FCC颗粒)在16m高提升管内的压差测试数据和局部浓度测试数据,较系统地分析了压力梯度的分布及其随操作参数的变化,重点研究了提升管高度对压力梯度的分布形式的影响以及由快速流态化转变到密相气力输送的流型过渡点的影响,同时亦对颗粒表观浓度与实际浓度之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固提升管中,由于颗粒的加速,压力梯度沿提升管高度方向不断减小并趋于恒定;增大颗粒循环量G或减小表观气速U,用于单位质量颗粒加速的能量减小,加速过程延长,不同高度处的压力梯度都将增大,但在提升管上部稀相段和下部浓相段,压力梯度变化行为是不同的。随G的增大,上、下两段的压力梯度之比持续下降,表明压力梯度的轴向分布更趋不均匀;但在U增大的过程中,对应于G较高的条件,两者之比却并非如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一直持续上升,而是要经历一个下降的过程后再转为上升,表明压力梯度的轴向分布随U地增大不一定总是趋于更加均匀。 提升管高度打对压力梯度ΔP/Δz的轴向分布和快速流态化到密相气力输送的流型过渡具有显著影响。颗粒性质类似、操作参数相近的条件下,H增加,提升管各高度z处的ΔP/Δz都将减小,其轴向分布也趋于更加均匀;H的增加亦将使U,对应的颗粒饱和夹带量G提高;一定U下,提升管高度增加将消耗更多静压能,从而使快速流态化过渡列密相气力输送所对应的颗粒循环量G和床层颗粒浓度减小,并由此提出了过渡点操作参数的新关联式。 在提升管上段,颗粒表观浓度与实际浓度基本接近,但在下部加速段表观浓度与实际浓度差异较大,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颗粒局部流动结构的不均匀性及颗粒加速效应。在用压差法确定颗粒浓度时必须加以修正。
其他文献
公司与公司负责人、大股东之间的利益既相一致又有冲突,为防止公司负责人与大股东凭借其特殊地位从事内幕交易行为,进而侵害公司及投资者的利益,我国《证券法》第47条赋予公
通过大量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资料,提出江陵凹陷上白垩统的红花套组是冲积扇-沙漠沉积组合。结合岩心、测井及野外露头资料,详细划分出江陵凹陷红花套组沙漠沉积亚相,包括戈
本文利用机构学的方法对注射机五孔斜排双曲肘合模机构进行了运动和力学特性分析,系统地建立了运动及力学模型,包括模板行程、油缸行程、行程比、速度变化系数、力的放大倍数、
昆剧名著改编演出的关键是文本改编 ,表面看这似乎只局限于文学手法或技巧 ,实质却体现了艺术继承方式的变革。五十年代浙江昆苏剧团的《十五贯》完成了昆剧全本戏继承方式的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财务分析教学中需要较多的典型案例。本文以“乐凯”案例进行了阐述。
体力劳动强度是指体力劳动的紧张程度,也就是指同一时间内劳动力消耗的程度。体力劳动强度的分级属于边缘学科,它既属于劳动卫生学研究的范畴,也属于工业工程专业中人因工程学科
本文是一项关于我国当代职业女性的生涯和自我发展的教育经验研究,通过梳理和理解女性管理者的学习、工作与个人生活经验互相作用的关系,拓展对职业女性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金瓶梅》自问世以来,在明清阶段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人们纷纷以序、跋、笔记、书信等种种评论形式发表对它的评价。可谓赞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除此以外,明崇祯本、清康
简要回顾了光学光刻技术的发展历程,从IC技术节点微细化要求对光刻技术的挑战方面讨论了光学光刻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进入32nm技术节点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