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以下简称《普鲁弗洛克》)是T.S.艾略特于一战爆发前夕创作的一首现代派长诗,发表于1915年,是艾略特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全诗主体部分共有一百三十一行,主要记叙了主人公杰·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在求爱途中的自我独白及其所见所想。在此诗中,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情节。因此,《普鲁弗洛克》也可以被视为是一首叙事性长诗。本文以热奈特的经典叙事学作为主要理论依据,对《普鲁弗洛克》的主要叙事特征展开分析、探讨,力图详尽地剖析该诗独特的叙事策略及其产生的叙事效果。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普鲁弗洛克》的叙事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叙事时序的层面,着重探讨了艾略特对于时间倒错,即倒叙与预叙的运用,以此来揭示《普鲁弗洛克》中受叙述者意识主导的跳跃的时间观及其产生的碎片化的叙事效果。其次,着眼于《普鲁弗洛克》的叙事时距与情节安排,揭示了艾略特通过运用停顿、概要、场景等叙事技巧来调控叙事节奏,最终使其与叙事作品的情节安排相契合,论证了《普鲁弗洛克》中叙事节奏与情节安排的内在统一性。最后,本文从叙事视角的角度,对《普鲁弗洛克》中的内聚焦叙述方式进行解析,论述了其叙述者为中心的主观化的叙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