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面临着经济模式低端、高耗能、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发展逐渐进入了瓶颈期,在此背景下,特色小镇的概念被提出来,旨在实现“产城融合一体化”。2017年3月,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特色小镇;2017年12月,由四部委印发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区需要重新审视特色小镇的定义,严谨考虑特色小镇就业与常住人口规模,同时要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带来的产城分离等问题,提出要注重打造鲜明特色产业、有效推进“三生融合”。在“促融合”的大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必要性值得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研究体系探讨特色小镇的产城融合度问题。现阶段特色小镇发展的迅猛势头不断吸引各大投资主体,纷纷入驻小镇,造成了房地产开发业盖过了特色产业发展的局面,特色产业发展缓慢,跟不上城镇的发展,造成产城分离,畸形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得出结论:产城融合之路已成必然,可以通过促进政府、项目投资商的合作领域;统筹政府、项目投资商的长、短期收益;促进循序渐进发展小镇的功能等方面来促进特色小镇产城融合路径的实现。在特色小镇产城融合路径实现的基础上,拟采用较为综合的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法模型对特色小镇产城融合程度进行计算,本文将从产业经济、人的发展和城镇发展水平三大方面选取多个指标来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熵权法求出每项指标的权重,然后灰色关联分析数据列的几何形状的相似度来判断特色小镇之间的关联度,同时运用Topsis,通过欧氏距离法确定正负理想值以及每个指标体系距离正负理想值的接近程度,最后利用综合灰色关联与Topsis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计算相对贴近度,将其进行排序,贴近度的大小可以反应特色小镇发展水平的高低,也即产城融合度的高低。通过对ZJ省的TL健康小镇、TX毛衫时尚小镇、WZ互联网小镇、NH基金小镇的产城融合度的计算,得出四点结论:一是产业导向,重点培育符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以人为本,吸引更多的人员在小镇内定居,带动消费;三是功能融合,使得城镇的基础设施要与产业发展相匹配;四是结构互补,最终达到产业--城镇--人之间良性循环、持续向上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