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对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结局指标中包含输卵管复通率的随机对照实验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差异,评价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输卵管复通情况、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后,输卵管复通作用提供一个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方法:制定检索词,使用计算机在中文数据库(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以及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 EMBASE、 PubMed、 CBM)等七个数据库中查找1989年至2016年2月已经发表并收录进电子数据库的关于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联合中药方剂对比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RCT)研究进行检索。严格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改良型的JADAD评分量表等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根据文献实验一般情况、RCT实验要素、受试对象的情况、干预干预措施、结局指标内容提取数据,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安全性评估、以及数据合并。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文献23篇,共有受试者一共260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治疗组(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1324人,对照组(单纯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1277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1、输卵管复通作用方面:通过对纳入研究的输卵管复通率、输卵管妊娠包块完全吸收所需要的时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后:在输卵管妊娠包块吸收方面,治疗组患者包块吸收时间缩短,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输卵管妊娠包块吸收时间<0.00001);在治愈率方面,治疗组对高于照组,治疗组对促进输卵管复通更加有效,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输卵管复通率<0.00001);由此表明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在输卵管复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安全效应方面:通过对纳入研究的总副反应率、胃肠道副反应、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乏力、嗜睡症状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副反应率、胃肠道副反应率、肝功能损害率、骨髓抑制率、乏力、嗜睡症状均比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副反应率<0.00001,P胃肠道副反应<0.00001,P肝功能损害=0.02,P骨髓抑制=0.04,P乏力、嗜睡症状=0.26,)。3、病人获益及经济效益方面:平均住院时间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住院时间<0.00001),由此表明治疗组对于促进杀胚,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减少住院天数,有明显优势。4、临床疗效、治愈效率方面:①在治愈率方面,治疗组对高于照组,治疗组治愈率较高,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治愈率<0.00001);②在血β-HCG降至正常以及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方面,治疗组所用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β-HCG降至正常时间<0.00001,P月经恢复正常时间<0.00001);表明: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在治疗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论:本文通过应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对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结局指标中包含输卵管复通率的随机对照实验进行Meta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与单纯米非司酮同甲氨喋呤治疗方案对比,①有利于输卵管复通及功能的恢复;②降低输卵管妊娠包块破裂出现风险,减少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安全效应;③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经济效益;④能提高临床疗效、治愈效率;因此,中药联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是一个安全有效,治疗后有利于输卵管复通及功能恢复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