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模式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维持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创新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首次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写入五年规划纲要之中,并在《纲要》中独立成篇,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当前,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再加上国内要素供给约束和国际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下,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是必然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要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企业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主体,创新是维持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全球化背景下,虽然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但在现实实践中,企业不仅仅关注内部的自主创新,还注重通过选择国内的创新合作和创新国际化等技术创新模式加强与外部机构组织的创新合作。可见,企业选择的技术创新模式越来越多元化。而技术创新模式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这就使我们思考:企业选择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将带来怎样的创新绩效?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在企业内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以及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如何?结合已有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国内创新合作和创新国际化等技术创新模式这些方式可以获得外部机构组织的技术知识,但这些技术知识并不能直接或自动的内部化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以提升创新绩效。企业异质性(企业自身长时间积累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是影响其内部化的关键因素。那企业异质性在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这是我们思考的另一问题。在中国独特情境下,作为创新驱动主导力量的政府,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可以通过科技资源配置、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等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影响企业异质性。那政府究竟该如何参与企业创新,才能通过影响企业异质性达到获取最优创新绩效的效果?为回答上述问题,首先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创新网络地理边界拓展以及合作对象,引入技术创新模式组合这一变量,将技术创新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四种组合。三种类型具体是:企业内部创新、国内合作创新、创新国际化;四种组合是以企业内部创新为基点,将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模式组合划分为:内部创新、内部创新+国内合作创新、内部创新+创新国际化、内部创新+国内合作创新+创新国际化。然后,本研究以企业异质性为视角开始展开系统性的四个子研究:第一、考察由企业内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构成的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企业内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且这一关系如何影响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二是究竟企业选择的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直接关系?第二、基于调节机制考察企业异质性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创新绩效,重点解决技术创新模式组合对差异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否受企业异质性的影响的问题。第三、基于中介机制,考察企业异质性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创新绩效,主要是回答企业异质性在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追求差异化的创新绩效之间的角色扮演是否存在差异。第四、引入政府参与这一重要外在情境变量,考察企业所面临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的政府参与对企业异质性“双重角色”的调节效果差异,回答政府角色扮演的问题。综上,本研究引入技术创新模式组合这一新的变量,突破以往单纯研究单一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局限性,以企业异质性为切入点,深刻剖析技术创新模式组合影响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的机理以及外在情境因素政府的角色扮演。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差异化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1)单一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与突破式创新绩效和渐进式创新绩效都正相关而且内部创新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最大;(2)由多元技术创新模式构建的不同组合与企业差异化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差异化的关系,发现仅有内部技术创新+创新国际化的S3组合对突破式创新绩效和渐进式创新绩效都是显著正向的且对突破式创新绩效的作用程度更大,其他假设都得到部分证实;(3)针对组合中并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模式与国内创新合作的互补性在渐进式创新上更明显而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模式与创新国际化的互补性在突破式创新绩效中更显著;而针对企业外部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这一关系在突破式创新绩效中更显著。第二、针对调节机制研究的发现,企业异质性——吸收能力是影响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内在情境因素。吸收能力增强了模式组合S3分别与突破式创新绩效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强度,且对组合S3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调节程度大于对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强度;其他假设得到部分支持。第三、针对中介机制的研究发现,企业异质性——吸收能力也是影响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创新绩效的重要中间机制。在技术创新模式组合S2和S3中,企业吸收能力分别与渐进式创新绩效和突破式创新的关系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其他部分验证。第四、针对政府角色扮演的考察发现,不同方向的政府参与作用存在差异,横向政府参与中的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纵向政府参与中的省级及以上科研机构的数目在“双重机制”上的作用更为突出,而横向政府参与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纵向政府参与中的政府项目经费投入的作用未通过验证。本研究重要的研究启示主要表现在:第一、揭示了企业内并存的多元化技术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有关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创新之间关系的已有研究结论存在争论的原因。在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的背景下,仅依靠内部技术创新模式来提升创新绩效是行不通的,尤其是获得突破式创新绩效,需要借助于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模式,以开放的姿态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组合技术创新模式时,既要注意内外部技术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也要考虑外部合作创新模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模式与两种外部技术创新模式(国内合作创新、创新国际化)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但这种互补关系是体现在不同的差异化创新绩效中的(内部技术创新模式和国内合作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具有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互补性,内部技术创新模式和创新国际化则具有突破式创新绩效的互补性),而两种外部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为寻找企业最优的多元技术创新模式组合搭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提供借鉴。第二、引入技术创新模式组合这一新的变量,从“双重机制”剖析了企业异质性对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差异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技术创新模式组合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企业在选择组合技术创新模式时需结合自身的特点,技术创新模式组合要发挥有效的作用还要与企业吸收能力相匹配,即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受企业吸收能力的影响,且不同创新绩效之间出现明显差异,同时,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也会通过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从而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对企业来说,在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在加强自身内部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开展与国内外企业等机构组织的创新合作,改善自身吸收能力。第三、从两个方向上剖析了政府在技术创新模式组合、企业异质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微观作用机理。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适度的政府参与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助于政府发挥“有形之手”作用,牵动市场“无形之手”共同促进创新,提高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促企业创新发展。作为创新驱动的主导力量,政府要注意参与企业创新活动的方式,需“因企而异”。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本文对我国电镀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现状做了概述,并结合我国最新的电镀行业废水排放标准,对目前电镀行业废水达标处理与回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文针对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与其即将进入立法程序的现状,深入探讨了在碎片化阅读模式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主流这一宏观形势下,纸质图书不受青睐的主要症结所在,以及
未成年人由于具有特殊的身心特点,在刑事诉讼中需要特殊的保护。考虑到我国目前审查逮捕程序正当性相关规定的缺失,有必要在未成年人案件审查逮捕阶段建立律师参与机制。近年
<正>"十五"以来,固体废物管理工作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基础,以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和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为重点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危险废物引发的环境污染和社会
<正> 临床营养的应用准则,又分为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和全肠内营养(total enteral nutrition,TEN)应用准则。TPN及TEN应用准则均包括肠外及肠内营养
背景:心率受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平衡及昼夜节律的调控。心衰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下降。室性早搏的多少(室性早搏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有关,继而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尚不十分
痛风性关节炎是以血尿酸升高沉积于关节引起的急性关节炎,根据其发作情况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中国中医科学院房定亚教授为著名的风湿病专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
中学资料室怎样才能使业务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地开展呢?这就要靠科学管理。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种预订目标而对有关过程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综合活动。为了使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关乎扶贫事业的成败与可持续效用。如今,我国在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