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对聚合酶链式反应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prom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核心技术之一,它能够在体外扩增DNA,并能使微量的模板在数小时内以指数形式扩增数百万倍。但在实际运用中,PCR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如复杂背景下的非特异性产物、扩增效率等问题。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解决生物技术难题提供了契机。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热传导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研究了石墨烯对PCR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石墨烯的制备: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在氨水中制备了水溶性良好的还原石墨烯。所得石墨烯片尺寸大小为200nm~2μm;还原石墨烯表面羧基含量约为5.29%,羟基含量约为2.55%,氨基含量约为7.2%;   2.石墨烯增强PCR反应特异性的研究:以pET032a质粒DNA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多轮PCR扩增,基于还原石墨烯的PCR反应能进行8轮和3轮,还原石墨烯的最优浓度分别为12μg/mL和10μg/mL;基于氧化石墨烯的PCR扩增仅能进行2轮,且第2轮扩增产物的特异性较低。还原石墨烯还能拓宽PCR的退火温度范围,使PCR反应低至25℃时依然能够退火,得到单一的目的产物;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石墨烯参与的PCR反应产物的序列与标准序列没有差异;   3.石墨烯增强PCR反应特异性机制的研究:测定石墨烯与PCR各组分的Zeta电位,还原石墨烯-pfuDNA聚合酶的Zeta电位为5.39 mV,因此带正电的还原石墨烯-PfuDNA聚合酶复合物利于吸附带负电的引物和模板到石墨烯表面,从而减少非特异性产物,提高PCR反应的特异性;向被还原石墨烯抑制的PCR体系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当其浓度高于5μg/mL时,可解除高浓度还原石墨烯的抑制,表明PfuDNA聚合酶吸附在石墨烯表面;UV-Vis、圆二色光谱表明石墨烯与PfuDNA聚合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因此石墨烯与DNA聚合酶、DNA模板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是增强PCR反应特异性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以来,数字技术和数字媒介的应用使得大量图像被数字化,使得图像具有了新的属性、特征和施用范围,图像得以在数字环境中被调整、修改、编辑和再使用.同时,大量新的数
原生态的陕北民歌基本上与陕北民众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随着历史变迁和政治力量的介入,陕北民歌本身也会发生变化,成为一种产生实效的政治话语.红歌《东方红》的启示在于,民歌
集体主义是小说《芳华》及其改编电影所共同关注的主题.然而,电影对于小说的改编却是相反相成的,电影并不认同小说对于集体主义的消解式描写,这其中实际隐含了二者之间意识形
为实现光电线缆企业工厂的智能化,集中可视化操作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工业4.0的兴起,如何利用SCADA系统建设智能工厂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智能工厂建设需要极大的提
中共山西省委不久前批转了一份关于推进新闻改革的意见,新闻媒介加以报道后,引起了全国新闻界和各界的重视。记者受《中国记者》编辑部之托,于2月18日走访了中共山西省委主
电影《芳华》中的身体是一种隐形叙事策略,它表达了两大主题:青春岁月与创伤身体.在对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人创伤心理与精神困境的深度开掘上,影片通过身体的多重隐喻和荒诞的故
Wang Jie:Very nice to meet you here! I heard your lecture in the conference and I am quite interested in it.Your speech is titled “Toward an Aesthetic of Cloth
期刊
2018年6月30日,“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学术研讨会暨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基金捐赠仪式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学者们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
西方自进入后现代思想发展阶段以来,地理空间转向(Geospatial Turn)成为西方理论界学术思想发展的一大主潮,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乃至美学研究等
2018年6月15日至17日,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召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