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为心迹——由画为心迹的主客观性要素浅析艺术创作与内心的化一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bir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楞迦经》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所以禅宗也叫心宗。这种宗风影响到中国画坛,形成“诗为心声,画乃心迹”,“师心自用”的主张,绘画的真正传统实在就是心传的画道,“我师我心”,“我自有我法”。石涛在《画语录》中提到“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心画”说以“心”为本,画由心出,是为心迹,故画为心声而感人至深,把那些感动人绘画和书法,叫做“心迹”。中国文化一直以来以“天人合一”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一定是心迹的产物,绘画要突显艺术家的本性,艺术作品应该是艺术家内心的自然流露,只有这样,艺术品才会出现清新的意境和淡泊的情趣。画为心迹中的“心"是如何活动的?在“心”的影响下画家是如何来观察世界的昵?作为一种思想方式,画为心迹的主客观性要素影响着中西绘画的发展轨迹,影响着画家的艺术创作。画为心迹的客观性要素之一是生活环境与画为心迹的关系,之二是社会责任感与画为心迹的关系,其中包括西方艺术家之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例如法国浪漫派绘画的先驱籍里柯,德国环保艺术家Woody;也包括中国艺术家之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例如爱国主义画家徐悲鸿、蒋兆和。画为心迹之主观性要素之一是个人信仰与画为心迹的关系,其中包括基督教对西方绘画之影响及禅宗对中国绘画之影响,之二是个人素养与画为心迹的关系,练心和练手都很重要。总的来说艺术创作是一种心灵历程,是画家内心对自然与社会的真实体验,它最亲近自然而又最超越自然,是内在化的艺术同时也是外在客观自然的本身,古语说画为心迹,境由心造,画家终身都在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崇高宇宙境界,从而达到“畅神”的生命意义。
其他文献
沃伊托维奇是继肖邦后波兰出现的又一著名作曲家,被称为“肖邦二十世纪的传人”,也是席曼诺夫斯基下一代作曲家的代表。他不仅在钢琴演奏与作曲上成绩显著,此外,他还是一名钢
期刊
中国关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民俗暨民间艺术氛围,孕育发展了凤翔泥塑这一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民间艺术形态,它自由地穿越于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之间的独特空间意识、法度谨严的线描与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