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机组涉网运行下的自动装置参数整定的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ang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以发电机空载阶跃响应的主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超调量、上升时间、调整时间的合适线性组合为目标函数优化励磁系统参数,经研究发现采用该类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可很好的权衡调压精度、超调量以及调整速度的要求。 本课题还基于多机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对多机系统进行模态分析,采用参与因子法进行PSS的投切选项以及机电振荡模式的辨识,以全系统阻尼比最小的机电振荡模式获得最大阻尼为优化目标,以所有振荡模式阻尼比都为正为约束条件,进行PSS参数协调,并以3机系统为例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本课题选用带收敛因子并引入交叉操作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HPSO)求解上述励磁系统以及PSS的参数寻优问题。优化结果表明HPSO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多维、非线性、多局部极值的优化问题。 本课题推导了失磁保护动作特性从阻抗平面到 平面的转换公式,使大机组失磁保护与自动励磁调节器低励限制的动作特性曲线可以在 平面上相互配合。 本课题在上述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开发完成了基于图形界面的电厂自动装置参数整定系统,使得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工作走向规范化、智能化。
其他文献
通过豚鼠、新西兰大白兔的皮肤致敏、皮肤刺激、肌肉刺激、红细胞溶血试验,考察咪唑苯脲注射液的安全性.试验用新西兰大白兔6只进行皮肤刺激,染毒剂量为咪唑苯脲注射液0.5 mL
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工频分析软件,它具备精确测量峰值、有效值,分析频谱,放电波形捕捉,动态实时画图,计算功率、功率因数,打印输出测量结果等等的功能。该软件的新颖之处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电网中的非线性设备及负荷大量增加,继电保护误动、拒动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长期以来,继电保护工作者希望能在实验室正确的再现事故过程,仔细研究谐波对继电保护装置各环节和整体的动态特性的影响,以便提出对策,提高继电保护的性能。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此工作的发展,为开发相应软件提供了契机。本文以某电网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EMTP/AT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计算可视化,仿真可视化技术发展迅速.视景控制,可视化系统不仅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形象直观地查看仿真结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减少错
 本文对机车牵引用30kW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了基于AT89C51的BLDCM控制系统,并完成了BLDCM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完成了实验样机的研制。接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电力行业服务承诺制的开展,电力系统可靠性在生产和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交换功率的枢纽,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网络的日益复杂,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因此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适用现场使用的、可移动式的电力直流电源检测系统,实现在生产现场,按照国家检测标准,完成对充电机稳压精度、稳流精度、纹波三项技术指标的全面检测。本系统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目前国内各直流电源现场使用、维护单位不能进行直流电源现场检测的难题,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系统采用微型单片计算机控制及测量技术,通过对被测设备的交流输入电压、直流输出负载按标准进行调节,同时采样装
在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后PC时代,Internet日益普及,信息共享程度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对现场智能仪表的网络化,实现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和故障
本论文主要对基于DSP的电动汽车用DC/DC变换器进行了研究和开发.针对燃料电池FC(Fuel Cell)的特性和电动汽车对DC/DC变换器的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非隔离
随着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短缺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微电网将各个分布式能源很好的连接在一起。更好的实现新能源的应用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是,在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