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与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yzl1983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导航技术涉及计算机、通信、机械电子、信息、自动化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知识,其作为控制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点研究领域。在移动机器人无法接受GPS信号的相对封闭的未知环境中,如水下探测、隧道、室内服务等场所,要求移动机器人(仓储无人驾驶载货车等)估计自身位姿,同时构建其所在环境及其障碍物的抽象地图(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并能在抽象地图的引导下自主有效地躲避障碍物安全到达目标任务点(路径规划)。本文以室内轮式移动机器人为仿真对象,针对基于智能仿生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及机器人目标跟踪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针对基于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的复杂度(搜索空间的大小)及深度(博弈的步数、运行时间长短)问题,在栅格化环境下提出两种改进措施:(1)提出基于势场蚁群算法的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方法。建立局部信息素扩散模型及信息素扩散栅格表,将当前路径的信息素沿机器人在该路径点所受虚拟势场力方向,向邻近路径平滑扩散,并将其叠加于全局信息素,保证了信息素的光滑性,同时增强了隐含全局最优路径所在子空间的信息素浓度,加强蚂蚁个体间的协作能力,降低了蚁群算法的复杂度(缩小算法解的搜索空间)及深度(迭代次数、运行时间)。(2)在(1)基础上将局部路径优化与全局路径优化结合起来。根据蚁群算法中蚂蚁个体所搜索到完整路径各局部片段路径的不同特点,通过几何优化策略优化局部路径获得另一条完整路径,并完成此相邻路径的信息素更新,即赋予蚂蚁个体同时搜索两条完整路径的能力,缩小了蚁群个体搜索解的空间,降低了蚁群算法的复杂度及深度,提高了蚂蚁个体的搜索效率。(2)针对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方法中传统的非线性系统模型及非线性变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观测模型及多元统计模型的目标跟踪定位方法。依据奇异值分解将观测模型解耦为包含路标信息矩阵及包含机器人位姿信息矩阵,采用多重多元统计模型获得机器人观测矩阵与路标信息的关系矩阵,通过此关系矩阵及观测矩阵完成移动机器人的目标跟踪定位任务。(3)针对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过程中的出现的估计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对机器人位姿估计及路标位置估计出现不一致性的原因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通过闭环采样路径、缩短观测周期降低其出现不一致性的几率。将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合为一体,完成栅格地图构建,并在构建的栅格环境中依据机器人规划的路径,引导机器人向目标点安全移动。
其他文献
该文将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引入AutoCAD系统,以注塑模为对象设计,使用非参数化造型系统AutoCAD为平台,建立注塑模零部件的三维参灵敏化模型库,论文首先在分析了AutoCAD数
目的 探讨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永丰县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9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该系统通过对缠绕制品影响因素分析,将不同侧重点的各张力计算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整理出两套张力制度方案,其中第一套方案是在对北京251厂提供理论加以推广后,整理出的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上栗县人民医院2017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摘 要:糯扎渡送电线路工程具有跨越点多,特别对跨越运行线路多、等级高、地形复杂且跨越高度高、档距大等特点。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分析了跨越的参数和绝缘网的搭设与拆除,并最后提出了安全保障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糯扎渡输电线路;跨越;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1-0063-02  1 工程概况及设计参数  1.1
目的 探讨小剂量螺内酯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樟树市中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CHF患者60例,按照数字盲选法分为对照组与观
叉车作为物流技术中的载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电动叉车的稳定性差,翻车事故时有发生,解决其固有的稳定性问题,是电动叉车发展的关键。作为“电动叉车性能改进”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本文论述了电动叉车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以电动叉车CPD2Hc为例,对其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因稳定性能与附着性能有密切关系,本文还研究了电动叉车的静、动态附着性能并得出了稳定性能与附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