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α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的免疫应答可分为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先天性免疫应答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在获得性免疫活化前,它就开始发挥抗感染的作用。先天性免疫应答途径的激活主要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Receptors,PRRs)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PRRs根据其结构特点主要包括: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NLRs)、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和RIG-Ⅰ样受体(RIG-Ⅰ-liker receptors,RLRs)等。PAMPs主要包括细菌的细胞壁组分、鞭毛蛋白、脂多糖、非甲基化CpGs、病毒的遗传物质和细胞自身产生的损伤分子等。PRRs识别PAMP后,发生构象改变并募集下游的接头蛋白,激活下游的一系列激酶,启动细胞内级联反应,进而激活转录因子NF-κB(Nuclear FactorκB)和干扰素调控因子(InterferonRegulatory Fac(e)rs,IREs),最终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转录因子NF-κB、IRF3及AP-1(Activator protein1)调控Ⅰ型干扰素的表达在抗病毒先天性免疫途径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会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因此,精确调控Ⅰ型干扰素表达,也是宿主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的主要研究热点。  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发现雌激素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lated receptorα,ERRα)可能参与宿主先天性免疫信号通路的调控。ERRα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孤儿核受体,它是通过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ERα)的DBD结构域低严谨性杂交发现的。研究显示ERRα的功能主要通过其转录因子活性,在PGC1α或PGC1β共刺激因子的辅助下,调节能量代谢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临床研究结果表明ERRα失调与肥胖、糖尿病及肿瘤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近期研究发现,ERRα通过增强线粒体功能促进ROS的产生,帮助宿主细胞清除胞内感染的李斯特单胞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促进能量代谢,同时也有促炎作用;肝X受体(LXR)通过抑制IRF3活性,抑制IFNβ的表达。提示我们核受体可能参与调控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但是,目前尚未发现ERRα与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相关性报道。本研究发现:  1.病毒感染促进细胞内ERRα的表达:以293T、HeLa、A549和MEF细胞为研究模型,利用VSV病毒感染,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发现病毒感染后细胞内ERRα的表达以时间依赖的方式显著增强;以DNA病毒HSV感染293T,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发现病毒感染后细胞内ERRα的表达以时间依赖的方式显著增强。以上结果说明ERRα参与病毒感染过程。  2.ERRα抑制先天性免疫应答信号通路的激活:通过IFN-β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过表达ERRα可以抑制polyI∶C、视黄酸诱导基因1(Retinoicacid-inducible gene1,RIG-Ⅰ)、线粒体抗病毒蛋白(mitochondrial antiviral signalingprotein,MAVS)、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1,TBK1)和IKKε激活的IFN-β报告基因活性;以ERRα的化学抑制剂XCT790处理293T细胞后,利用VSV感染,通过RT-PCR检测方法,发现XCT790增强了病毒诱导的IFN-β的激活并促进了干扰素下游IP10、ISG56基因的转录水平。以上结果说明,ERRα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激活。  3.ERRα通过抑制TBK1-IRF3复合物的形成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激活: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ERRα和TBK1表达载体,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实验,发现外源ERRα和TBK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构建GST-ERRα原核表达载体,通过GST-pull down实验,发现ERRα与TBK1之间存在体外相互作用;分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利用VSV病毒感染,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实验,发现ERRα和TBK1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病毒感染时间的增加,先变强后逐渐降低;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IRF3、TBK1和ERRα真核表达载体,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实验,发现ERRα可以显著降低IRF3与TBK1之间的相互作用;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ERRα,利用VSV病毒感染,通过免疫印迹实验,发现ERRα过表达抑制病毒诱导的IRF3磷酸化水平;分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采用ERRα抑制剂XCT790或siRNA处理,利用VSV病毒感染,通过免疫印迹实验,发现病毒诱导的IRF3磷酸化水平在ERRα缺失细胞中显著增强。以上结果说明ERRα通过抑制TBK1-IRF3复合物的形成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激活。  4.抑制ERRα的表达可以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ERRα,利用VSV病毒感染,通过免疫印迹及病毒滴度测定实验,发现过表达ERRα可以增加病毒VSV-G蛋白的表达及病毒的滴度;通过ERRα特异的抑制剂XCT790或siRNA抑制293T细胞内源ERRα表达,利用VSV病毒感染,通过免疫印迹及病毒滴度测定实验,发现ERRα表达缺陷可以减少病毒VSV-G蛋白的表达及病毒的滴度,同时细胞存活增加;通过ERRα特异的抑制剂XCT790或小干扰RNA抑制293T细胞内源ERRα表达,利用带有GFP标志的新城疫病毒NDV-GFP(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通过荧光显微镜方法,发现ERRα表达缺陷抑制NDV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以上结果说明抑制ERRα的表达可以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  5.动物实验证明ERRα基因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以ERRα敲除小鼠为研究模型,分离ERRα敲除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形成巨噬细胞,利用VSV病毒感染、polyI∶C或polydA∶T刺激,通过酶联免疫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发现ERRα基因敲除巨噬细胞中,由病毒感染诱导的IFN-β表达和分泌水平显著增加;以ERRα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模型,分离ERRα基因敲除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形成巨噬细胞,利用VSV病毒感染,通过RT-PCR实验,发现ERRα基因敲除巨噬细胞中,病毒诱导激活的IFN-β下游基因转录水平明显增高;以ERRα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模型,利用小鼠尾静脉注射亚致死剂量的VSV病毒,分离感染小鼠肺组织,通过病毒滴度测定以及HE染色,发现ERRα基因敲除小鼠肺部的病毒载量显著降低、ERRα基因敲除小鼠肺组织的损伤减弱;以ERRα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模型,利用小鼠尾静脉注射致死剂量的VSV病毒,发现ERRα基因敲除的生存率比野生型小鼠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我们ERRα可以作为潜在的抗病毒靶标。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ERRα基因的过表达、特异性抑制剂以及RNA干扰等方法,发现ERRα是一个重要的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分子;通过免疫共沉淀、免疫印迹、GST-pull down等实验,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病毒感染过程中,ERRα通过与TBK1竞争性结合,抑制了IRF3的活化,最终抑制了口N-β及其下游抗病毒效应因子基因的转录激活;通过基因敲除小鼠实验,发现ERRα基因敲除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减少、肺部损伤减弱、存活率增加。本研究不但发现了一个新的先天性免疫应答调控分子ERRα,而且揭示了其参与调控先天性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的抗感染药物提供可能靶标。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骨髓转移癌的检出率,明确骨髓转移癌的诊断依据.方法:对36例骨髓转移癌的骨髓象,血象及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无论年龄大小,对有骨痛、贫血、消瘦、胸骨压痛、血沉增快的
  有组织学证实的96例经皮肺穿病例中,84例与细胞学诊断完全相符,准确率达87.5%.本文分析了肺穿涂片中癌细胞的排列形式,细胞核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经皮肺穿细胞学诊断肺癌
金属-有机骨架配合物(简称MOFs),是近十余年来研究比较活跃的一种多孔材料,由金属和多齿有机配体组合的结构并且具有特殊孔道结构的一类材料。孔道和孔径大小变化可以通过改变有机配体或者有机配体的支链来控制和实现。多孔性和高比表面积(远大于相似孔道的沸石分子筛),使得其在择形及手性催化、吸附分离、气体储存、光学磁学等方面拥有诱人的应用前景。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和温室效应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将金属有机骨
会议
  [研究背景]探讨穿吸细胞学检查毛母质瘤误诊为恶性的原因。[病例报告]例1右下颌角处皮下肿物,例2后颈部皮下肿物,均做了穿吸细胞学检查。涂片中见大量的瘤细胞散在或团状分
斯卑尔脱小麦中Viviparous-1(Vp-1)基因的分离与表达特性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Vp-1基因在植物育种设计中作用的认识。本研究中在斯卑尔脱小麦中共有8个新的Vp-1基因的等位变异被发现并命名,他们分别是位于A基因组的SVp1-Aa, SVp1-Ah和SVp1-Ai;位于B基因组的SVp1-Bc,SVp1-Bc和SVp1-Be;位于D基因组SVp1-Da和SVp1-Db。序列分析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