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自然”诗学精神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万里作为南宋诗坛的重要人物,不论是人格品性还是诗学思想都彰显出独特的心灵关照和主体意识。论文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立足于传统的哲学思想与文化渊源,融合自身的心性特征与实践真知,其诗歌的“自然”诗学精神的建构才能够落地生根。通过杨万里对理学、心学的扬弃与重构、对江西诗派的继承与革新,彰显了作者“清节励世”的君子品性。第二章是通过杨万里“自然”诗学精神的呈现,展现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对日常生活的热情及精神上的自由热忱,记录人生旅途中的所观、所思、所感,展现了作者寻求隐逸的人生态度。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阐释了杨万里“自然”诗学精神的旨向,进一步探讨了“自然”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本质,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刘勰“自然之道”、皎然“自然神诣”、司空图“自然风流”等思想,“自然”既包含了人物品格,也涉及了创作技法。立足于诗歌而言,一方面强调诗歌创作技法要顺乎自然,语言形式清新流畅,另一方面强调诗歌是由作者内心品格生发出的怡山乐水,明心静性。第四章“自然”诗学精神的影响肯定了杨万里诗歌本身具有的审美特色和时代价值,诗歌中所呈现的赤子之心和真心诚意在思想上影响到了李贽“童心说”的“真心,真人”还有袁枚“性灵说”的“真情、个性、诗才”,都是既从人物品性、生活方式上有所影响,又从文学创作、艺术作品上有所启迪,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辞藻堆砌、雕琢成句的文学创作。本论文从杨万里“自然”诗学精神的建构、呈现、旨向、影响四个方面探究,为进一步感知人物品性和诗歌特色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着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向往,代表了社会对于是非黑白的评判标准,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通过对这种价值理念的大力弘扬,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解决在新时期面对的社会难题,是中国人民在新的发展阶段的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曾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通过实践、制度和教育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的引领作用,使人们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是促进社会进步,保障祖国未
学位
高校学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关心、关注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历代领导人的这一优良传统,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重视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观,近些年在一系列重要会议、讲话中对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指导和部署,明确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意义和
学位
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马克思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映了马克思对法哲学问题的观点和研究思路。马克思对法哲学问题的研究,紧密结合哲学、政治经济学,对法哲学问题的认识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虽然,马克思对于法哲学问题,未曾做过系统性的专门论述,但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有大量关于法哲学问题,或者说与法哲学问题联系紧密的论述。论文以马克思法哲学思想渊源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历史的变迁,人们对知行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历经千年的发展演变,知行内容逐步完善,并指引着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大学生知行观的培育,是学校教育同个体实践过程的统一。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对知行观的认同及其内化,而后通过实践来外化于行。大学生知行观培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知行合一。在新时代方位上,大学生知行观的表现中还存在着一些知行不一的状况,“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从现实上看是由多方因素共
学位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社会问题日趋凸显。党的十九大以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类次生矛盾冲突呈现多样化、尖锐化等特点。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能部门,公安机关担负着更加重大的责任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更为普遍而强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目标。若想使得我国国民幸福感得以提升,当务之急便是保障人民大众健康水平,满足其追求。因此就“健康中国”而言对于全国人民健康指标的提升至关重要,这体现了国家及党对人民大众的责任与关爱。医改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根本手段,是“健康中国”建设的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文基于这一最新的观点尝试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如何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  在查阅、学习了前人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学者们对于政府以及市场两者定义与职能的研究结果,还按照时间顺序归纳了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进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政府倡导经济体制改革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中迅猛发展,现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的日益成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与经济基础,也对党在新时期的领导方式、执政能力、自身建设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实践证明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理论与实践,有助于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稳定、均衡与全面发展,进而真正落实我党对非公企业在政治、组织层面的领导,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对和谐企业劳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青团建设(以下简称非公团建)作为共青团组织进入非公有制领域联系青年的创新举措,实施多年以来,在团建覆盖率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各级团组织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少创新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非公团建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非公团建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完全实现。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以及对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概况和新型团青关系的分析,本文发现
文学性创伤诉说着人类的痛苦情感,构建着非常态的社会伦理,承载着历史、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等多重维度的创伤记忆。创伤理论蕴含在中外古代文学、文艺复兴文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多种文学思潮及文本作品中。创伤写作对于勾勒主体内心情感世界与展现社会生活宏观图景方面皆有文学层面的突破创新。在迷惘的一代与信仰崩塌的文化语境中,对“创伤理论”与“创伤写作”的研究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