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及其产ESBLs基因型的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谱及其耐药性,对经确认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分型。 方法:采用MicroScan-4和K-B法,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00年—2004年的院内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分离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利用“whonet5.3”软件对耐药性结果进行录入及分析。通过表型初筛法(K-B)、表型确认法(K-B)、三维试验确认产ESBLs菌株,采用PCR对ESBLs基因进行分型。 结果: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革兰阴性杆菌所致医院感染中,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占34%,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比例呈上升趋势。细菌的耐药率在逐年上升,其中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高于其它革兰阴性杆菌(p<0.05),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分别达到60-80%、40-70%,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日益增多,甚至出现了“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有丁胺卡那、派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 2、本院2005年5月~9月从医院感染临床标本分离革兰阴性杆菌175株中,检出产ESBLs菌49株,分布于大肠埃氏希菌、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椽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主要是阴沟肠杆菌(17/49),其次是大肠埃氏希菌(15/49)。单种菌株产ESBLs率前三位是阴沟肠杆菌(17/30,56.6%),大肠埃氏希菌(15/40,37.5%),肺炎克雷伯(6/24,25.0%)。各病区中神经科产ESBLs分离率最高(32.7%)。 3、按照NCCLS/CLSI推荐的表型确证法检测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研究玻璃酸钠联合乙哌立松与单用玻璃酸钠或者单用乙哌立松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门诊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9例,随机分组,单盲给药
一、 目的: 本研究对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基因座具有多态性的变异点:PvuⅡ和Xba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多态性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