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社会认知是指能促进同种个体之间行为应答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一种有益于复杂多变的社会行为的高级认知。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患者往往存在社会认知的异常,而基底节是否参与社会认知的加工过程及其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颅脑MRI仅提示基底节损害的WD患者的社会认知研究,探讨WD患者是否存在社会认知功能障碍,了解基底节是否参与社会认知的加工过程。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社会认知划分为社会信息的感知以及社会问题的判断与解决两个方面。本实验研究社会信息的感知任务通过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任务包括眼区基本情绪识别任务和失言识别任务,进行测查;社会问题的判断与解决任务包括风险决策测验和爱荷华博弈测验(IowaGambling Task,IGT)实验进行测查。将32例WD患者以及29名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进行测验。1.社会信息的感知任务1.1眼区基本情绪(喜、惊、恐、悲、厌、怒)识别任务测验WD组与HC组对120张眼区基本情绪的照片进行识别。每次电脑随机呈现1张照片和6个基本情绪中的两个情绪词,要求被试从中选择一个正确的,记1分。每种情绪最高的正确得分为20分,比较WD组与HC组每种情绪的得分。1.2失言识别任务让WD组与HC组辨别10个小故事中是否有失言(因说者不知情、误解等说了让听者尴尬、不舒服或不合时宜的话)。并测试被试对人物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1~4为失言相关问题,其中问题1为失言识别,问题2~4为心理状态判断),每正确回答得1分,四个失言相关问题得分相加为总分,共40分。另外,每个故事还设计了对照问题(问题5)。2社会问题判断与解决任务2.1风险决策任务测验WD组与HC组在“奖赏”和“惩罚”两种事件后的安全(20)和风险(40/-40或80/-80)选择各自的相对频率。实验前告知被试目标是,赢得最高的总分,并在实验结束后获得相应的金钱奖励,比较WD组较HC组是否存在风险决策功能障碍;2.IGT测验WD组及HC组在伴有高惩罚的高奖赏与伴有低惩罚的低奖赏之间选择能力。实验开始前,告知被试要在2000元钱(电脑显示的基数)的基础上尽可能赢取更多的钱,分五个阶段(Trial1~5)计算有利选择张数减去不利选择张数,观察总体趋势,有无社会学习效应及是否存在决策功能障碍。结果与HC组比较,在眼区情绪识别任务中,WD组对基本情绪的辨别:怒(17.53±1.39)分,P=0.039;恐(15.88±1.21)分,P=0.042;厌(18.00±1.85)分, P=0.003有显著差异,尤其对厌眼区情绪辨别有极显著性差异。喜(19.91±0.30)分P=0.288;、悲(18.84±1.32)分P=0.486;惊(18.94±0.95)分P=0.256无显著性差异。在失言识别任务中,WD组失言识别(9.28±1.11,P=0.002)和心理状态判断评分(22.47±4.17,P=0.004)均有显著差异。在风险决策任务中,WD组患者在惩罚后的风险选择频率也有明显下降趋势(F=3.960,P=0.051),与HC组相似,也表现出惩罚后风险选择的抑制效应;但WD组患者在奖赏后的风险选择频率明显高于HC组(F=5.859,P=0.019),且风险选择总频率明显高于HC组(F=7.602,P=0.007)。在IGT测验中,随着卡片选择数的增多,HC组的有利选择张数与不利选择张数的差值由负值变为正值并逐渐增大,渐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模式;而WD组在IGT中未见此种选择模式,在Trial4和Trial5段明显低于HC组的有利选择(P=0.009和P=0.020)。结论WD患者存在着广泛的社会认知功能损害,涉及社会信息感知和社会问题的判断与解决两方面,故基底节有可能参与社会认知加工过程,但尚需进一步研究铜代谢对患者皮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