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栽插模式对双季稻“双超”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j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出湘中东双季稻区丰产节本高效技术模式。本试验早稻选用株两优819、晚稻选用H优518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3种不同栽插模式(人工抛秧、常规机插、少苗机插)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动态、产量与产量构成、产量形成、成本经济效益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与结论:1、早晚稻少苗机插秧苗素质表现优于人工抛秧和常规机插。早稻移栽时,常规机插基本苗显著高于少苗机插和人工抛秧,较少苗机插高54.2%,较人工抛秧高60.3%,但常规机插分蘖力与成穗率显著低于少苗机插。晚稻也成同样规律,少苗机插分蘖力与成穗率显著高于人工抛秧和常规机插。早晚稻生育期常规机插最短,人工抛秧次之,少苗机插最长。2、三种栽插模式中,少苗机插营养生长阶段最长,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干物质积累总量、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少苗机插干物质积累总量较常规机插高,且显著高于人工抛秧,其余各个指标也呈同样的规律。三种栽插模式处理早稻收获指数,分别为常规机插61.6%、少苗机插65.4%、人工抛秧51.4%,晚稻收获指数为,常规机插56.6%、少苗机插57.3%、人工抛秧54.4%,说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增加干物质积累有利于高产,少苗机插的源、流、库均得到明显改善,最终能增加产量。3、三种栽插模式对早晚稻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影响均显著,少苗机插的有效穗、每穗粒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均显著高于较常规机插和人工抛秧。早稻实测产量少苗机插较常规机插高692kg/hm~2,较人工抛秧高718 kg/hm~2;晚稻实测产量少苗机插较常规机插高646kg/hm~2,较人工抛秧高885 kg/hm~2。4、研究了三种栽插模式对早晚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少苗机插成本最低,其次是常规机插,人工抛秧成本最高。早晚稻少苗机插用种量总成本较常规机插少50%,其余各项成本基本持平;少苗机插早晚稻用种量总成本、育秧总成本、移栽总成本、追肥总成本均低于人工抛秧。少苗机插经济效益最高,其次是人工抛秧,常规机插最低。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局麻药用于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四肢创伤外科的择期上肢手术患者共40例,A
退休后的黄大妈到加拿大去看望她的儿子、洋媳妇和孙子。走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街上,黄大妈总是情不自禁地拉着小孙子的手。媳妇见此情景,直率地对婆婆说:“您能一辈子拉着孩
期刊
据一友人介绍,他所任教的苏南某私立学校,在校就读的学生都是千百万富豪人家的子女,学校成了名符其实的“贵族学校”。许多学生知识本领没学多少,倒是沾染上了不少攀富比阔的
期刊
对中产来说,正是逼仄的现实和岁月静好的想象形成的巨大张力,让他们焦虑感倍生。
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整体水资源短缺,在地域分布和时间分布上都呈现出显著不均。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用水需求量快速增长,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断引起地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反过来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城镇化综合发展与水资源系统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了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也在进行各种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德育教学是学生实施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
土遗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土遗址数量巨大、类型全面。然而处于露天环境下的土遗址长期遭受风蚀、雨蚀、冻融、地震等多种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影响,直接由裂隙或
近两年,在城市环境、房价等问题的压力下,关于“逃离北上广”的讨论越来越多。那么当今中国人口分布和迁移呈现着怎样的特征,人们是如何“用脚投票”?本文将进行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目前临床常用的PCIA药物配伍方案对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镇痛、镇静、舒适度与满意度的影响,优选出一个或多个PCIA配伍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
由于目前常规的精液分析是由经验丰富的医学人员基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判断,分析准确率低,同时缺乏严谨、客观的数据支持。而计算机辅助医学决策一直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热门课题,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等技术针对精子运动能力及其运动学参数进行高效、准确地检测和评估具有很高的临床和科研价值。基于视觉的精子活性检测技术核心是如何借助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目标检测跟踪技术精准的将精子目标提取出来并进行轨迹跟踪,最终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