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燃冲压发动机串级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peng4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导弹的动力装置,亚燃冲压发动机的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飞航导弹的先进与否。亚燃冲压发动机作为一个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性与复杂热力学特性的对象,其性能表现一直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进气道扩张段激波位置是表征亚燃冲压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当飞行条件一定时,与进气道扩张段静压比一一对应。激波位置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严重时甚至被推出进气道,导致发动机进入喘振边界。引起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但是最终都能表现在进气道扩张段压比的变化上,虽然完全避免进气道压比振荡这一特性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控制方案的选择,尽可能抑制该特性。因此本文提出了串级控制方案,在对亚燃冲压发动机热力性能循环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冲压发动机的运行边界,进一步的建立了亚燃冲压发动机动态模型,对其设计了串级控制系统,评估Ma外环/亚燃冲压发动机内环对飞行过程中的干扰信号抑制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冲压发动机的热力循环性能。建立基于空气动力学方程的冲压发动机部件非线性模型,模型部件主要包括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以及燃油供给系统。以理想热力循环的角度对该模型的比冲性能、比推力性能展开研究,给出冲压发动机的比冲、比推力与热力循环功的关系以及其影响因素,依据分析结果给出冲压发动机的调节规律:在启动加速阶段冲压发动机沿着最大比推力线运行时,其油气比与尾喷管喉道面积的调节规律;在巡航阶段,保证需求比推力条件下,沿着最大比冲线运行时,其油气比与尾喷管喉道面积的调节规律。紧接着建立了冲压发动机部件模型和机体推阻特性模型,冲压发动机的进气道激波前后近似为等熵流动,激波前后气流马赫数符合郎金—雨贡纽关系式;燃烧室的模型近似为等截面燃烧,并且考虑燃烧室中由于同一时刻进出口流量不守恒而存在的容积效应;尾喷管建模近似为等熵流动。外环机体主要考虑其推力—阻力平衡特性,假设机体沿着等动压弹道飞行,其阻力在攻角不变时保持不变。依据以上建立的冲压发动机动态模型,对系统进行响应时间、超调量等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其次对冲压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对比了传统的控制方案,并且分析当前形势下冲压发动机所面临的需求,明确了冲压发动机方案选取串级控制系统。选取冲压发动机作为内回路,推阻特性作为外回路,并且对内外回路的被控参数选取做了详细分析。根据实际需求提出控制指标,分别对冲压发动机设计出合理的控制器。最后分析了冲压发动机串级控制系统对扰动信号的抑制。对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受到的扰动进行分类——由来流引起的上游扰动和由燃烧室燃烧过程不确定性引起的压力脉动。建立扰动信号的近似模型,分析扰动对冲压发动机中激波位置的影响,并且进一步分析串级控制系统对干扰信号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所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指会计信息真实、客观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准确地揭示了各项经济活动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
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病人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饱胀不适、嗳气、反酸,症状重者吐较多量的涎液,呕吐,上腹胀痛及长期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以学生的理解、感知和活动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而现实中高
目的:降低药物流产后的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增加完全流产率。方法:选择对照组,治疗组两组病人。对照组单纯用药物流产,治疗组在药物流产后服用中药加味益母汤。观察两组病人的完全
建议考虑整理集体建设用地,走以地生财之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农村土地(宅基地)整理、农村两房改革相结合,整理宅基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获取城乡建设用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一、重力坝下游坝面压力管道的布置本文针对下游坝面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的布置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下游坝面管的主要优点是:(1)避免坝体混凝土与钢管安装施工之间的
分析研究《福建省民用建筑外窗工程技术规范》实施过程企业反馈的外窗节能参数设计、附框应用、精洞口、外开窗窗扇宽度等一些热点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
以轮毂电机为动力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车是电动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开关磁阻(switched reluctance)电机因为输出扭矩大,性能可靠等特点而成为较理想的驱动电机。针对SR电机
目的:掌握常用中药及中药制剂与其他西药及制剂的配伍变化。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西药物,减少不合理用药给病人带来的危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有关中、西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