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金融脱媒、利率日趋市场化及监管力度逐渐深入的时代环境下,国内的大多数商业银行都逐步开展了同业业务,这一业务也日益成为银行之间规避监管、获得效益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银行资产的快速增长,进而成为了银行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商业银行之间同业业务的不断开展也使得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发生了变化,期限错配的状况逐步加深,进而加大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风险。2013年所出现的两次“钱荒”问题正是银行之间开展同业业务的典型案例,因此国家的有关监管单位有必要加强由同业业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关注,同时加大对这一业务的监管力度。
本文主要以银行之间开展的同业业务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及其造成的影响为着力点,根据同业业务的开展实际,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办法展开研究。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合作竞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等一系列理论来进一步分析银行之间开展同业业务可能会造成的风险,同时对这一业务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等作相关探讨。其次,对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之间开展的同业业务及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的实际状况展开较为细致的阐释。最后,以当前国内上市的20家商业银行的现有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并从中选取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一些银行为变量,进而从同业业务的总体数量、具体的结构以及流向等3个维度来逐步探讨这一业务和流动性风险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
笔者通过上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在同业业务的规模这一角度上讲,银行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往往伴随着同业资产的增加而加大。其次,在同业业务的结构这一层面来讲,银行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也会伴随着存放同业、拆入资金规模的增加而逐步上升,这些所产生的流动性风险是比较有限的,但相较于国有的商业银行、中小型的银行之间开展的同业业务对流动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此外,在同业资金的流向这一层面来看,中小型的银行往往是资金的流入方,流动性风险往往会伴随着资金的流入而逐渐下降。最后,对于银行之间同业业务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规避流动性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主要以银行之间开展的同业业务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及其造成的影响为着力点,根据同业业务的开展实际,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办法展开研究。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合作竞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等一系列理论来进一步分析银行之间开展同业业务可能会造成的风险,同时对这一业务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的原因等作相关探讨。其次,对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之间开展的同业业务及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的实际状况展开较为细致的阐释。最后,以当前国内上市的20家商业银行的现有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并从中选取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一些银行为变量,进而从同业业务的总体数量、具体的结构以及流向等3个维度来逐步探讨这一业务和流动性风险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
笔者通过上文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首先,在同业业务的规模这一角度上讲,银行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往往伴随着同业资产的增加而加大。其次,在同业业务的结构这一层面来讲,银行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也会伴随着存放同业、拆入资金规模的增加而逐步上升,这些所产生的流动性风险是比较有限的,但相较于国有的商业银行、中小型的银行之间开展的同业业务对流动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此外,在同业资金的流向这一层面来看,中小型的银行往往是资金的流入方,流动性风险往往会伴随着资金的流入而逐渐下降。最后,对于银行之间同业业务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规避流动性风险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