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部名叫《成长的烦恼》的美国电视系列剧登陆了中国屏幕,引起了中国观众极大的关注。它以一个普通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为叙事对象,幽默的展现了这家人轻松愉快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物质生活相对优越的美国家庭环境,但我们对电视剧播出时传来的阵阵笑声感到奇怪甚至有些异样。直到1993年,《我爱我家》的出现,这种被称为“情景喜剧”的新型电视剧类型被正式引入中国。它以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普通百姓为主要人物,以他们生活、工作的一个或多个场所为主要场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实录和贴切的展现了普通百姓一定时期内的生活常态。在经历了诞生之初短暂的低潮期后,中国情景喜剧一发不可收拾,山呼海啸般的席卷了中国的屏幕。从开山之作《我爱我家》善意调侃、犀利讽刺的风格,到如今《武林外传》对流行语言和网络文化的借鉴吸纳,情景喜剧可谓一直占据着电视频道的黄金时间,而《家有儿女》更是在掀起一波波收视热潮的同时,先后获得了第26届电视剧飞天奖少儿电视剧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视剧奖、第7届中国电视金鹰节最佳少儿电视剧奖等重要奖项。中国情景喜剧诞生了近二十年,也在中国的屏幕上热播了十多年,并屡获大奖甚至政府奖项,隐藏其后的原因何在呢?作为中国电视剧类型系列研究之一,本文将主要侧重于中国电视剧类型中情景喜剧的收视现状研究。从情景喜剧的发展脉络、创作规律、生产机制以及观众接受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情景喜剧的成功作品《家有儿女》、《武林外传》等作品为个案,总结这些作品成功的经验及隐藏其后的规律,从而探究中国情景喜剧热播的内外因素。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脉络。在这一部分中,将探源情景喜剧的诞生,透析情景喜剧的基本模式,并追溯情景喜剧的本土化改造历程。第二部分进入文章的主体。这一部分主要从情景喜剧的城市与方言、生成空间等创作规律入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以《家有儿女》为具体个案,进行重点剖析,运用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对其热播的内外因素做出具体的分析论证。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从商业化市场机制的背景下,分别从情景喜剧的生产、传播与接受等方面入手,研究情景喜剧的热播原因,并运用后现代理论中“解构与建构”的理论,对热播剧《武林外传》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最后为结语,梳理全文观点,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并对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前景做出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