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晚清铁路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是一个国家近代化的标志,张之洞是晚清铁路建设的领袖之一,对于芦汉铁路、江浙铁路、粤汉铁路等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通过张之洞与晚清铁路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认识晚清铁路建设的困境及其所遭遇的国内外各种阻碍,可以更好地分析晚清铁路建设的症结所在。 从1889年提出修筑芦汉铁路到1909年张之洞去世,前后长达20年之久,期间张之洞的铁路观点和实践几经转变,因此,本文将其分为4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芦汉铁路的提出与缓建。重点分析缓建原因。中法战争后中国的筑路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1889年,清廷否决了李鸿章修筑津通路的建议,采纳了张之洞修筑芦汉路的提议,但是张之洞的提议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与李鸿章的权力之争,而不是出于对铁路建设的深刻洞察。不久张之洞表示修筑铁路必须用中国自制的铁轨、不借外债、用中国工匠,这使芦汉铁路无限地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张之洞将芦汉路的建设纳入了其“先铁厂后铁路”的洋务体系,意识不到铁路建设的紧迫性,最终失去了修筑铁路的最佳时机。 第二部分:筹议江浙铁路。主要分析江浙铁路自筑失败的原因。张之洞本打算将江浙铁路招商股兴办,但是为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他决定改为官商合办,这使商人不愿投资,加上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江浙地方官员反对此路,最终江浙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落入了英国资本的囊中。 第三部分:修筑芦汉铁路。重点分析芦汉铁路修筑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权力的丧失。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张之洞的努力下,清廷决定再次修筑芦汉铁路,张之洞以华股后面是洋股影射为由反对由华商修筑芦汉路,他推荐盛宣怀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了芦汉路的修筑任务,1896年容闳在美国资本的支持下向清廷建议修筑津镇铁路,张之洞配合盛宣怀坚决地加以反对。在具体的借款筑路问题上,张之洞主张的以路为抵、向比利时借款等措施加速了中国路权的丧失。与比利时的筑路合同成为之后列强侵夺中国路权的蓝本。 第四部分:粤汉铁路的波折。主要分析张之洞不惜代价赎回粤汉铁路的原因。1896年出于防范英、俄等国势力的渗透张之洞同意美国合兴公司修筑粤汉铁路,1904年合兴公司将股票的三分之二卖给比利时,张之洞坚决要求废除与合兴公司的合同,最后以远远超出成本的代价将粤汉铁路的修筑权赎回,究其原因,与张之洞好名、亲日倾向以及对铁路修筑的认识等有关,但是张之洞借洋款筑路的计划遭到普遍反对,粤汉铁路最终没有能够按照张之洞的设想完成。 综观张之洞在晚清铁路建设上的所作所为,他的铁路思想是落后于时代的。疏阔、不切实际的设想,固执的坚持,地方政府利益至上的原则,不顾经济规律、只凭个人意志办事等,是其修筑铁路过程中的主要方面。虽然这些与整个洋务运动的短视、保守不无关系,但是张之洞作为晚清洋务运动的领袖,应该要对晚清铁路事业的一误再误负责。 张之洞与晚清铁路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更加深入地展开研究,相信随着学术界对铁路史、对张之洞研究的深入,一定能够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资料,对张之洞与晚清铁路之间关系展开更深层次讨论,对中国经济近代化认识的更加透彻。
其他文献
本文以精装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在装修方面产生的废弃物的重复利用。此外,我们还分析了精装房的社会价值,进而通过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推测精装房的前景。
针对众包数据处理中的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K近邻投票分类方法。该方法不单单只是考虑了某个样例的标记来返回一个答案,而是通过综合考虑样例的近邻来得到更加准确的
作为自动驾驶的感知模块,这个由300人产研团队专注打造的高精地图企业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随着5G时代的到来,高精地图也将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一波技术和商业化
建筑材料的有效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材料基础,而建筑技术则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动力。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新材料和新技
视频博客(video blog)简称Vlog,是新兴的一种博客形态,因其本身的真实性、人格化、互动化的优点而受到年轻受众的喜爱。目前视频博客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媒体也不断尝试
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新青年》时,曾信心十足地对“亚东”老板汪孟邹说,只要杂志办成,只需十年八年功夫,就会对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影响。但或许他也没想到,这个杂志能在短短几年时间
考察北洋政府时期国人关税自主意识的兴起和概述关税自主运动从开端到高潮的发展历程是本文的基本线索。本文第一章系以主张国际税法平等会的言论和活动为例,简要叙述了北洋政
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三者之间共同构成思想上团结统一的综合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着眼点,是我国大学教育适应政治制度的需要。因此,深刻分
当今世界,各类突发事件在接连发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也经常遭受各类突发事件的侵扰。各类灾害都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创。对应急物资储备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