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防渗修复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以后,我国建设了大量的输水渠道、桥梁,泵站等水工混凝土建筑,由于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许多建筑物的老化问题日益加剧,极大的影响了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修复能有效地改善结构性能,延长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护环境,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用MA改性剂、UEA-膨胀剂和聚丙烯纤维对普通混凝土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的混凝土成为具较高的强度,粘结性、耐久性优良,适用于水工及普通民用建筑混凝土修复材料。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劈拉强度试验检测改性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各种外掺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机理。(2)通过碳化试验、抗渗试验检测改性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外掺剂对耐久性能的影响及相关的机理。(3)通过新老混凝土粘结劈拉试验、新老混凝土粘结抗渗试验检测改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研究外改性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及相关的机理。此外,还对新老混凝土粘结抗渗试验方法、界面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4)通过环境扫描电镜对改性混凝土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从微观结构上说明外掺剂的改性机理。经过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MA改性剂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连续的膜并与水泥水化物交织缠绕形成网状结构,减少了混凝土内部缺陷,并大幅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韧性、防渗、防碳化性能。(2)UEA膨胀剂掺入到混凝土中经水化反应后生成大量钙钒石晶体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小孔隙,使得混凝土变得更加密实,混凝土的抗压、防渗性能也有很大改善。(3)聚丙烯纤维可以使得混凝土在初期保持较高的水分,水化反应更加充分,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裂缝的数量,改善混凝土内的应力集中情况。(4)当MA掺率为18%、UEA掺率为12%,聚丙烯纤维掺率为1.1Kg/m3时,改性修复混凝土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能最佳。(5)在对混凝土修复时用水对老混凝土进行充分浸润,可以明显提高修复的质量。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FRP复合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此类结构或构件会因为其内部出现分层或与其他材料表面剥离(利用FRP进行加固)而造成材料失效的结构或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RC)是继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之后,又一种被工程界所接受并得到迅速发展的结构形式。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与混凝土共同
砌体结构因其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显著优点,在房屋建筑结构中被广泛采用。我国村镇房屋建筑结构中,砌体结构是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然而强度低、抗震性能差等致
通过基于氨氮含量的元素分析法对不同pH条件下获得的磷酸盐沉淀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纯度鸟粪石的最佳形成条件并非众多文献所报导的强碱性条件(8.5~10.5)。进言之,钙离子浓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由地震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结构越来越多,其中剪力墙结构更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由于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
地震烈度区划图提供了一般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在做好抗震设防工作、建设防震减灾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本世纪12次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地震均发生在地震区划图上危险性较
大多数抗震设计规范只明确地考虑了一种目标:即大震发生时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它的目标如维持使用功能、限制破坏程度、修复容易都是不明确的。因此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结构
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首先对近年来我国主要地震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进行脉冲提取和脉冲特性的对比,从地震动输入的角度分析了鲁甸地震宏观震中出
对既有结构的维修加固是结构工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碳纤维布(CFRP)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由于它的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高、轻质、耐腐蚀、施工便利等优点,在土木工
为提高建筑结构的可恢复性及抗倒塌性能,本文提出了自复位索柱体系,体系包括一组摇摆柱及钢索,摇摆柱沿框架布置,底部与地面铰接,上部与每层楼板相连,约束框架变形沿高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