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烧合成Gd2Zr2O7陶瓷及其稳定性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milyu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闪烧是一种高电压、低电流的新型场辅助烧结技术。场辅助烧结技术在放射性废物陶瓷固化领域中的应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Gd2Zr2O7因其优异的抗辐照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固化高放废物的理想候选材料。本研究以氧化锆和氧化钆为原料,采用了闪烧技术,在炉温1050℃,闪烧时长30s的条件下制备出了均一的缺陷萤石相Gd2Zr2O7陶瓷固化基体。并对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对闪烧制备过程的物相演化、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金相、微观形貌、密度、抗浸出性能和α-辐照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X射线衍射结果展示了 Gd2Zr2O7从最初的混合物生坯经过闪烧过程直至形成最终产物的物相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闪烧合成出的单一物相的Gd2Zr2O7固化基体,为缺陷萤石相,证明了闪烧可以在1050℃的炉温,150V/cm的电场强度、133 mA/mm2的电流密度,以及30s的通电保持时间下制备出Gd2Zr2O7陶瓷。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分析可以得出,随着通电保持时间的增加,闪烧样品的晶粒尺寸增大。所有闪烧制备的Gd2Zr2O7样品相比于传统烧结的样品均具有更小的平均晶粒尺寸。(2)闪烧制备的Gd2Zr2O7固化基体在90℃的温度,28d时间的浸泡条件下,浸出液中基体元素的浓度均很低。浸出液中,相同浸泡天数的Gd元素和Zr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随着样品闪烧通电保持时间的增大而减小。两种元素的归一化浸出率均随浸泡时间的增大而减小。闪烧样品的浸出液与为浸泡固化基体的空白对照组对比,其pH值和电导率均没有明显变化。闪烧样品的浸出液与传统烧结样品的浸出液相比,浸出液中各元素浓度略低,说明闪烧制备的固化基体具有良好的抗浸出性能。(3)闪烧制备的Gd2Zr2O7样品经过热处理后可以由缺陷萤石结构转化为烧绿石结构,X射线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显示,经过不同剂量的α粒子辐照后,Gd2Zr2O7会转化成缺陷萤石结构。从X射线衍射结果来看,随着辐照的离注入量的增大,Gd2Zr2O7的超晶格峰消失,只剩下缺陷萤石结构的特征峰,Gd2Zr2O7的X射线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说明其晶胞参数和晶面间距增大。从总体而言,闪烧制备的Gd2Zr2O7具有较好的抗辐照性能。综上,闪烧作为一种新型的烧结技术,能够制备出物相均一、结构致密、性能良好的固化基体。相比于传统高温固相合成法,闪烧所需的炉温更低、时间更短,并有望运用在其他锆基陶瓷固化基体及其他类型的陶瓷固化基体材料的制备中。
其他文献
北京金瑞物业一向重视与业主和媒体的沟通工作,这不,前段时间他们又召开了一次与业主和媒体见面会,回答了大家关注的问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新农村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以来,广东
RNA干涉(RNAi)是一种新近出现强有力的研究基因功能的技术。通过降解细胞或组织中特定的靶mRNA来沉默或降低编码蛋白质的表达。从GenBank上发表的拟南芥FIE cDNA序列中寻找保
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地下水对当地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系列关于水量和水质的问题亟待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就是要弄清楚该区域地下水的循环模式。因此,在伊犁河谷西部平原区开展地下水循环模式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本次研究基于以往在伊犁河谷地区所做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对研究区活动断裂的水理性质进行
近些年,随着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围绕如何缓解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矛盾,各界都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从医疗纠纷中部分客观原因入手,分析了医疗纠纷中患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正> 怎样正确认识人的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课题,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仅就人的价值的一般意义
<正> 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天地之间,风云日月,人情物态,无往非吾诗所自出。”天地间的一切,无一不是写诗的好材料;但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前提,即首先得从“风云
企业个性一直以来,保利贵州物业以细腻的服务著称于业主之间。因为保利贵州物业知道,要想达到公司对于社区建设的远大追求,就一定要从细节着手、以小见大。保利贵州相信,真正
期刊
以母猪果为原料,分别以水和80%的乙醇为溶剂进行豆腐果甙提取,结果表明水提取法较乙醇提取法工艺简单但提取得率低,水提取法的豆腐果甙得率为0.43%,乙醇提取法的得率为0.63%。
<正> 根据祖国医学史可知,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千百年来经过实践检验的医疗经验与古代自然哲学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古代自然哲学(阴阳、五行、精气学说等)是中医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