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的焦点问题,搞好农村经济应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广东省有众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广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来,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制度因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村改革领域,广东省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在很多领域如农村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发展方式、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等都起到带头作用。广东农村制度变迁具有同全国相同的地方,但是更独具特点。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广东省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采取总体渐进与局部突变的制度变迁路径,在地方政府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况下,注重运用优惠、特殊政策,并且在正式制度与广东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等非正式制度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的增量改革。通过对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趋势和农村制度变迁历程进行描述分析,发现两者存在较大的关联性,农村经济增长的周期与农村改革的发展阶段相吻合。利用虚拟变量回归的方法,通过农村社会总产值对时间回归,从宏观角度初步判断,制度变迁的确影响了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借助选取的代表性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978—2010年,有关制度因素对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其中农村金融和财税制度对农村经济影响比其他制度的影响更为显著;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广东省农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涉农税费制度和价格制度对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改革开放初期比其他时期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