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北一区段东精细开发试验区,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刻画北一区段东的储层特征,指导该区的层系组合。同时,为实现高效开发,精细注水,综合考虑分层注入井的流体在井筒压损、水嘴压损和储层中渗流的压力损失,建立网络分析模型,建立分层段流量调配方法,优化配注方案设计,提高现场施工符合率和施工效率。采用井震结合,精细刻画北一区断东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砂体,形成精细断层模型、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和相控属性模型,进行砂岩油田沉积砂体精细解剖,刻画北一区段东的储层特征,形成该区的层系组合方案。在储层达西渗流规律的基础上,基于等值渗流阻力法,建立了多层注入系统的地层渗流阻力的并联模型,给出了全井总的渗流阻力和分层渗流阻力的数学关系,即各层段的渗流阻力倒数之和等于全井的渗流阻力的倒数。文献数据和现场试验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一模型的正确性。采用流体力学理论,研究了注水过程中井筒的沿程压力损失和经过水嘴的压力损失。基于层流的经验公式和尼古拉兹经验关系,对井筒内低流速层流区和紊流光滑区的沿程压力损失进行了估算;基于伯努利方程和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导和水嘴的局部压力损失,进一步证实了水嘴压损与流量平方成比例的规律。建立了注水过程的能耗计算公式,为优化注水和节能提供了评价手段。在多层注入并联模型和水嘴压损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分层注水系统的串并联网络模型,分层注入井的每一层段为嘴损、地层渗流阻力和地层压力相串联,各个层段或各个支路之间又满足并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层段的门槛压力和全井的门槛压力的概念,分层门槛压力为注入压力超过该值才可能使该层实现配注方案;全井门槛压力为所有层段门槛压力中最大的,注入压力只有超过该值,才能实现全井所有层段按方案配注。在分层注水系统串并联网络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高效测调工艺和常规固定水嘴投捞工艺的调配方法。高效测调的调配方法采用试凑法寻找全井门槛压力,并采用固定全井门槛压力法依次调节分层的流量,简单而有效;常规固定水嘴投捞工艺调配方法采用全井门槛压力与分层门槛压力差作为水嘴压损,然后通过查图版即可确定水嘴。提出了投影降维的方法,将二元图版插值简化为一元拟合问题,并形成软件自动计算水嘴直径。基于串并联网络模型,进行了测调过程的敏感性分析,建立了井口注入压力变化对各层段注入量的影响、井口注入压力变化对总注入量的影响等定量分析的理论公式,有助于提高现场测调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