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学者关心和热议的话题,提高农民收入是政府三农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蔬菜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的日常消费必需品,其价格平稳与否同时牵动农民和消费者的心。如何保证蔬菜从菜农到消费者的顺利流通,保证消费者购买到价廉质优的蔬菜,保证菜农通过蔬菜生产增加收益等成为学者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国蔬菜产业链的各环节发展薄弱,各环节之间的联结也极为松散,蔬菜产业附加值相对较低,这是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将参与蔬菜种植、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相关个体组织起来,发展紧密的垂直协作,形成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成为提高蔬菜产业产值的迫切要求。蔬菜销售作为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整个产业链的形成影响重大。因此,对于农户参与垂直协作形式的行为决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基于广西省南宁市三县238户菜农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对影响菜农选择垂直协作形式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首先,笔者根据调查数据对样本菜农相关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三种主要交易形式中,选择市场交易形式的菜农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合作组织,选择订单农业的农户占比最小;(2)在所选样本中,菜农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种植年限长,蔬菜种植面积占家庭全部耕地面积比重大,与此同时,当地有合作社的地区菜农参与合作组织比重大。接着,采用logistic选择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垂直协作形式的选择与菜农文化程度、厌恶风险程度、蔬菜种植规模、熟人或亲戚关系、买方信誉好、价格有保证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蔬菜运输方便、销售过程中损失少两个因素呈负相关关系,其余因素由于影响作用较小在反复回归中被剔除,这一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支持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说。然后,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交叉分析,结果显示:(1)处于相同年龄段的菜农,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更紧密的垂直协作形式,当地有合作社时倾向于选择更紧密的垂直协作形式;(2)种植年限相同的菜农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选择更紧密的垂直协作形式;(3)相同种植规模的菜农,在当地有合作社时倾向于选择更紧密的垂直协作;(4)对付款保证度要求较低的菜农,种植规模越大越倾向于选择更紧密的垂直协作形式。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论有针对性地从菜农个人属性、生产特性和交易成本特性角度提出促进南宁市菜农积极进行垂直协作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