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集体林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7省3500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ro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开始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的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了农民对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主体地位。集体林地承包到户之后,林地细碎化、经营兼业化甚至林地撂荒抛荒等现象逐渐凸显,这不利于林地产出的增长、生态安全的维护和林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林地流转能优化林地资源配置,促进林地规模化经营,提高林地经营效率。  本研究以产权理论、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农户的视角,从人力资本、资源禀赋、机会成本、制度约束、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集体林地流转的因素;基于理论分析,采用辽宁、湖南、江西、福建、云南、陕西和甘肃7省70个县350个村3500个农户样本数据,选取相应变量,构建二元Logit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对影响农户林地转入和林地转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户主是否为干部、户主个人年收入、家庭留守劳动力、家庭非林收入比重、家庭林地和耕地面积等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生产资源禀赋情况,林权证、林权纠纷和采伐指标等制度层面的因素,以及造林补贴、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等林业扶持政策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防火、防虫情况能否满足林业生产需要以及采伐指标、造林补贴和森林保险对农户林地转出行为具有一定影响。  针对集体林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建立健全林权登记管理制度,提高依法发证、管证水平;二是完善森林采伐管理政策,扩大农户采伐自主权;三是加强林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户林业经营成本;四是完善森林保险体系,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五是加大林业金融支持力度,促进林银对接。
其他文献
期刊
新疆牧民人口中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这是由于牧民收入主要依靠变卖牛羊的牲畜而获得,而大部分牧业县地处偏远地区,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些牧区的牧民的生产
该文针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整体上系统性研究少、理论研究欠缺、偏重于解决应急、局部问题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首先对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及迫切性进行
期刊
摘要:针对变电站中压侧存在小电源情况的特殊运行方式,首次提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通过二次方式的优化和对备用电源自投的改造,减少了故障情况下小电源并网时间和用户停电时间,同时也减少了调度员的操作步骤,降低了并网难度,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备用电源自投;小电源;并网  作者简介:崔红凤(1982-),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国网阜阳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值调度员,工程师。(安徽 阜阳  236
孤独感是一种易发的不良情绪.近几年,孤独感的研究从老年人渐渐往年轻人的方向转移,青少年时期是孤独感的易发时期,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探
期刊
本文以洈水汽车露营地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使用因子分析法对洈水汽车露营地游客的推拉动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洈水汽车露营地游客出游的推力动机主要包括:休闲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