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酵饲料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转化或分解成可被利用的成分,形成一种无毒无害的饲料。传统的含有抗生素的饲料会造成动物耐药性和兽药残留等问题,而发酵饲料是通过微生物来代替传统抗生素的作用。本实验探究了以豆粕和米糠为原料制成发酵饲料的最佳工艺以及对鸡蛋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菌液的制作温度为37℃,最佳的发酵工艺为温度37℃,料液比30%,发酵时间5天,菌液配比为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2:1:1,在该工艺下制得的发酵饲料,活菌数为芽孢杆菌24.5×10~7cfu/m L,乳酸菌6.5×10~7cfu/m L,酵母菌7.1×10~7cfu/m L;小肽含量10.42%;粗蛋白含量32.10%;粗脂肪含量2.18%。p H值5.41。(2)通过动物实验检测发酵饲料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发酵饲料的喂养蛋鸡进食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发酵饲料的适口性和能量达到了预期要求,提高了采食量。发酵饲料喂养的蛋鸡的料蛋比要高于用常规饲料喂养的蛋鸡。试验组蛋鸡产蛋率得到提高。蛋重未有明显变化。(3)通过蛋壳厚度检测仪对蛋壳厚度进行测量,试验组与对照组未发现明显变化;通过蛋壳强度检测仪检测发现试验组的蛋壳强度要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对蛋品质的检测并对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试验组的哈夫单位数值分布更平均,蛋黄颜色更好,蛋黄指数更高;通过鸡蛋货架期进行对比,试验组哈弗单位下降速率更慢,相同条件贮存相同天数后试验组蛋黄指数更高,哈弗单位更高,质量损失率更低,试验组的货架期更长;通过熟蛋感官测评,试验组的鸡蛋得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鸡蛋更受欢迎。(4)通过对蛋营养的检测,试验组鸡蛋的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要高于对照组鸡蛋,两组鸡蛋的灰分含量无明显变化;通过对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试验组的必要氨基酸占比和鲜味氨基酸占比要高于对照组;通过对比氨基酸模式,二者差别不大,都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