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直流微网的分段可变惯性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ajell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的发展和直流负载用电比例的剧增,直流微网技术蓬勃发展,研究进程迅速推进。对于风力机组、光伏电池和储能等分布式电源及直流负载的接入,直流微网没有无功功率、频率和功角稳定性等问题,大大简化了控制系统。但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增大了直流微网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密度;各端变换器皆为静止元件,无旋转动能和机械惯量,导致了直流微网系统惯性支撑较少的缺点。分布式发电输出功率的不稳定和负荷突变等也会引起直流电压的剧烈波动,影响直流微网的电能质量,危害直流微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直流微网小惯性的问题,深入研究了直流微网惯性控制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直流微网典型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储能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搭建由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储能蓄电池、交直流负荷及相关电力电子变流器组成的直流微网系统模型,为研究直流微网惯性控制奠定了基础。(2)提出线性变化和指数变化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由于直流微网低惯性的特点,系统存在负荷变化时将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因此基于U-I下垂控制提出了线性变化和指数变化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目的在于减缓系统受到扰动导致的电压冲击,延迟电压振荡;(3)提出分段可变惯性控制策略。不同电压变化率下,系统在对惯性要求有一定差异,综合线性和指数变化两种惯性控制策略各自的特点,提出分段惯性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分段采用以上两种模式提供惯性功率以延迟电压振荡;同时考虑电压的具体变化与所需惯性的关系,提出分段可变惯性控制策略;对负荷增加后的稳定电压进行预测,以直流电压变化趋势作为增减惯性的依据,暂时抑制直流电压振荡。(4)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搭建直流微网系统,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在系统突然出现功率波动时,短时地增加直流系统惯性,延迟并暂时抑制直流电压振荡,有效地改善直流电压受扰动时的暂态响应,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其他文献
<正>《教育力》一书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研究博士斋藤孝的作品。作者在《前言》中首先设问:"教育工作者究竟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资质?"围绕这个设问,斋藤孝娓娓道来,在书中回
目的将监控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相结合,实现一种新型无线远程塔杆倾斜角度监测系统。方法在基于S3C2410和Linux2.6内核的嵌入式平台上,结合MMA7455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对塔杆的倾斜
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是一个地区交通发达水平的重要象征,曲线梁桥因其超强的适应能力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立体化的交通体系中。相比于直线梁桥,曲线梁桥力学性质、构造、荷载、
结合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及定性、定量实验数据,本文从生产实际情况和设备特点入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伴随一段还原过程中氢气露点的增加对钼粉还原过程所造成的影响。一段还原氢
近年来,随着军用与民用领域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压电能量收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自供电模式,成为当下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构建具有优异能量转换特性的压电材料对提升压电能量收集器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量收集器具有高输出能量密度的关键是压电材料具有高的换能系数。本工作,将0.2Pb(Zn1/3Nb2/3)O3-0.8Pb(Zr1/2Ti1/2)O3(PZN-PZT)体系作为基体相,分别采用单一的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也越来越普遍。自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时代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新
<正>日前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称,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15岁至24岁的青年人中,有2800万人不能完成小学教育,相当于青年人口的十分之一。而该地区2
射孔完井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完井方式。射孔参数直接决定了射孔孔眼的形状,也因而决定了射孔效果的优劣,其设计结果对完井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疏松砂岩油藏在
“参芪龙凤汤”加减治疗泌尿系感染168例小结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陈良春肖德才泌尿系感染(下称尿感)是上、下尿路的非特异性细菌感染(不包括结核性、霉菌性感染)所引起的泌尿
近几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认证效率已经达到了 22.7%,接近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然而其光谱吸收范围仍主要局限在可见光区,而且在不同活性层间的电荷传输严重影响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