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舍单跨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比较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校舍建筑中,单跨框架结构有比较广泛的应用,由于单跨框架结构抗震冗余度不足,抗震防线单薄,一旦地震中一侧柱损伤或破坏,会导致结构连续坍塌。汶川地震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规定框架结构不宜为单跨框架,乙类设防时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因此,地震区的中小学校舍单跨框架结构必须采取抗震加固措施。本文结合中小学校舍单跨混凝土框架实例,分别采用增设防屈曲约束支撑增加冗余度、增设混凝土板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方式进行加固。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加固前的单框架结构,加固后的板墙框架结构和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和抗震性能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加固后的框架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地震反应特征。研究表明,多遇地震下,采用板墙加固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降低较明显、抗倾覆弯矩增大;在罕遇地震下,屈曲约束支撑可以有效发挥耗能的特性,消耗地震能量,减少层间位移角,降低基底剪力。基于Pushover性能的抗震评估表明,两类加固方法均能改善构件塑性铰的发展状况,使原结构的柱铰破坏机制改良成为对结构抗震有利的梁铰破坏机制。对于两种加固方法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施工工期及建造成本综合评估,分析结果显示,屈曲约束支撑相对板墙加固具有现场湿作业少,加固施工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和污染小等优点,采用屈曲约束支撑技术进行单跨框架抗震加固综合效果更优。
其他文献
原本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买办,不仅创办了中国第一批大型新式民用企业,而且实践和推广了资本主义管理模式,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也引发了社会阶层变动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生态教育为平台,明确德育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情境德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潜移默化的情境德育工作,努力将学生培养
<正>2011年3月颁布的国家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战略目标。2011年八月国务院提出,联接澳门的横琴岛,实行比经济特区更特的"一线放
目的探讨临床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所有川崎病共1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
二战后的巴黎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导致城市周边的建设行为此起彼伏,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应对措施,建设行为盲目而无序,对巴黎城市的整体形象破坏严重。由此,巴黎市政府决定在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相关文献,简要总结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且探索青少年性教育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的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对病人安全态度的认知现状,为护理管理者了解护理人员的病人安全文化状况,保证病人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90名临床护理人员,采用中文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生产力要素理论"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的继承与发展。文章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几个与"科学
鄂东南水南湾村是历经明清数百年保存下来的典型的单姓血缘型古村落,该村较完整地保留了村落空间格局和肌理。本文试从风水格局、村落生长方式、村落公共空间乃至建筑空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