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和区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出发,具体分析了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选择2006年到2016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现状分析,最后建立计量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空间差异分析和差异演化过程分析。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本文在研究背景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界定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内涵,并对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性和时期阶段性,为模型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次,论文采用统计分析手段,对2010年到2016年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较好,但各省市的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区域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经济效益四个方面的差异较显著,长江经济带下游的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科技创新能力位居前三,长江经济带中游的江西省和长江经济带上游的贵州省和云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排名靠后。(2)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程度也呈现区域差异。然后,对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利用2006年到2016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1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的单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面板数据模型的其他设定检验。通过实证分析有如下发现:(1)长江经济带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地正向促进作用。(2)长江经济带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存在空间差异。(3)长江经济带区域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差异具有时间演变性。最后,针对论文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优化科技创新环境;(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3)创新科技创新投入机制;(4)实施长江经济带知识产权战略;(5)促进区域科技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