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作为语言学习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已经越来越被许多研究者们所关注,本文旨在研究运用“图式理论”即背景知识强化法对117名高三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学术界普遍认为如果学生有听力材料的背景知识,他就有那方面材料的图式。也就是说他对听力材料就比较熟悉。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材料内容了。因此,教师的问题就是需要强化学生的背景知识了。当然,背景知识在此文中是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的。它既包含了背景知识的基本含义。即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包括了基本的语音和语调知识,语法和词汇知识等。 本文共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听力理解的基本过程以及国内外对听力理解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Carrel的“图式理论”,Krashen的“情感输入假说”以及听力理解的认知方式。第四部分对造成学生听力理解障碍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和分析,并阐明了背景知识与听力理解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本实验中的被试、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方法等情况。方法共分为十二种:通过英文歌曲、英语晚会、词汇学习、英语学习园地、校园英语广播、阅读背景知识材料、就背景知识进行的英语竞赛、英语角、每节课刚开始时的热身练习、运用英语知识歌诀解释重点语法、通过电视和广播收看或者收听英语节目和通过英语笑话,顺口溜和脑筋急转弯等等。第六部分用统计软件SPSS报告了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及相关讨论……。 基于以上实验和发现,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弄清楚是哪一项障碍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然后帮助他们找到相应的对策,调查结果发现让学生掌握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如:英语学习园地,校园广播,英语角等各种渠道让学生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因为强化背景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以上结论与本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本项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建议一起构成了本文的第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