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将维护人民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的新高度。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此,全国各地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简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正式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J省作为我国比较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其具有老工业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边疆省等多重身份属性。近些年来,J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村卫生室等)医疗服务能力裹足不前,县域医疗服务资源更趋薄弱。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视角看,深度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有利于J省缓解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基层医药卫生人才缺乏、医疗服务能力弱化等突出问题。加快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助于J省提高县域就诊率和患者满意度,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经济、优质、便捷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J省于2019年正式启动了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2022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在组织领导方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领导机构、有安排部署、有措施要求;在实际效果方面,截至2022年8月底,10个试点县达到了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目前而言,J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第一,政策落实不到位,总体进度滞后;第二,资源整合不充分,紧密程度不足;第三,运营机制不健全,缺乏可持续的发展规划;第四,群众基层就诊意愿不强,分级诊疗未全面推开。对J省政府来说,其迫切需要解决上述突出问题,以保障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的顺利完成以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对J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突出问题的成因分析,并结合山西、浙江、福建三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J省政府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发力:第一,加强政府组织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改革中勇于担责、敢于放权,科学传导压力、加强考核。第二,推动配套政策制定,尤其是加大财政投入、实行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医保政策改革。第三,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整合,要着力完成内部管理整合,方便医疗资源调配;同时加强外部服务整合,推进分级诊疗。第四,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建设措施公开透明、建设进展及时通报,努力挣得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争取县域人民群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