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对大鼠肾移植后缺血再灌注肾组织IDO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haoba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构建同系大鼠肾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模型,观察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基因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移植肾组织和血中的表达变化以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治疗对其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肾IRI的发生机制以及HBO对肾IRI的治疗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移植组以及肾移植+HBO治疗组(HBO治疗组),每组又分为1h、3h和5h组。肾移植组单纯行肾移植手术,HBO治疗组将肾移植后的大鼠分别于再灌注后0h、2h和4h置于动物实验氧舱内行HBO治疗1h,假手术组仅切除右肾,不做肾移植手术。肾移植后1h、3h和5h时,肾移植组和HBO治疗组取移植肾组织和血标本,假手术组则于相应时点取左肾组织和血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fluorescence microscope,LCFM)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IDO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中IL-8的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含量。结果:1.肾组织病理变化:假手术组肾组织结构正常。肾移植组在1h时,可见肾间质血管轻度扩张充血,肾小球伴轻度增大,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肿胀并管腔轻度扩张;在3h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呈颗粒样变性;在5h时,可见肾小球体积增大,伴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扩张,可见蛋白管型和红细胞管型,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呈颗粒样变性。HBO治疗组:在1h和3h时,镜下改变与肾移植组相应时间点无显著差别;在5h时仍见肾小球体积增大,但仅有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小管扩张减轻,蛋白和红细胞管型减少。2.肾功能改变:在1h、3h和5h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肾移植组和HBO治疗组SCr值均显著增高(P<0.05);与肾移植组比较,HBO治疗组SCr值在1h、3h时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5h时SCr值则明显降低(P<0.05)。在同一组内,假手术组在1h、3h、5h组SCr值无明显差异(P>0.05),肾移植组在1h、3h、5h组SCr值随时间延长,逐步显著增高(P<0.05);HBO治疗组3h和5h组与1h组比较SCr值显著增高(P<0.05),3h组和5h组之间SCr值则无明显差异(P>0.05)。3.血清中炎症因子IL-8的变化:在1h、3h及5h各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肾移植组IL-8水平显著增高(P<0.05);HBO治疗组在1h、3h时IL-8水平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在5h时IL-8水平则无明显差异(P>0.05);HBO治疗组与肾移植组比较,在1h时IL-8水平无明显差异,而在3h、5h时IL-8水平则显著低于单纯肾移植组(P<0.05)。4.肾组织IDO基因的表达变化(1)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IDO表达:结果显示IDO主要表达于肾小管,肾小球无表达,并对各组IDO表达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积分光密度)。在1h时三组IDO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无显著差异;在3h时肾移植组IDO积分光密度值与假手术组也无显著差异,在5h时则明显增高(P<0.05);HBO治疗组IDO积分光密度值在3h、5h时明显低于肾移植组(P<0.05)。(2)激光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镜检测肾组织IDO表达:发现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protein,GFP)-IDO光点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3)肾组织IDOmRNA的表达变化:在1h时间点,三组IDO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肾移植组IDOmRNA表达水平在3h时无显著差异,而在5h时则明显增高(P<0.05);HBO治疗组IDOmRNA表达水平在3h、5h时明显低于肾移植组(P<0.05),但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结论:1.肾移植再灌注后早期便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IL-8的大量产生可加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2.肾移植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肾组织IDO的过表达可能是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的重要机制之一。3.高压氧治疗在移植肾缺血再灌注后明显抑制了肾组织IDO的表达及炎症因子的产生,保护了肾功能。对肾组织IDO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是高压氧防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又一重要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阳光照不到的角落  盲人探出手指寻找光明  春风吹不落的天籁  那哑巴忘了说话  谁能保证  盲人的眼里没有纷繁的色彩  谁敢否定  光明于他们只是永久的陌生  誰能倾听  哑巴口齿背后的一层层沉默  这个世界的理解  往往植根于表面  作者简介:方永柱,在校学生,现就读于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2015年开始在各文学网站以及微刊发表一些诗文,喜欢文字,也喜欢广交文学好友。
期刊
人类脐血(CB)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含有与骨髓(BM)相当的干/祖细胞,远高于外周血(PB).CB具有干/祖细胞含量丰富、采集方便、对供者无损伤、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目的:通过建立离体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炎性反应模型,并检测相关炎性因子JAK2、STAT3、SOCS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及TNF-α的浓度变化,以此来证实SOCS-3在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中的负调
摘要:《小收煞》是马步升先生的又一篇新作,其作品无论在叙事结构、风土人情,还是人物形象、语言风格上,都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就从《小收煞》文本出发,探讨《小收煞》的独特艺术特色。  关键词:《小收煞》 艺术特色  一、宏伟壮阔的叙事结构  小说因着一条《戒毒令》的颁布展开了叙述,串出了马素朴的过往以及马越权的经历,最后又回到《戒毒令》,这样,全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圆形结构。同时,小说又以历史为经,以陇东
为探讨T细胞在一些常见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等中的变化及作用,研究人员对几种疾病患者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主要为CD
视网膜光损伤是眼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早在柏拉图时代,人们已经认识到阳光损伤可导致视力下降,1966年Noell首次建立了视网膜光损伤的大鼠实验,以后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也得到验
该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顺铂(CDDP)诱导肝细胞性肝癌细胞凋亡的相关因素及可能机制.第一部分:将30例HCC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即顺铂治疗组(CDDP组)和对照组.CDDP组给
摘要:在全国上下越来越重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建立文化内核的今天,研究色彩斑斓的民间故事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天津在特殊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下产生的丰富的民间故事予以简要梳理,彰显世世代代天津人民的集体智慧和精神。  关键词:天津 民间故事  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与灵魂,民间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要增强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