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角突脐孢菌侵染稗草的机制及产生毒素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从中国农业大学杂草室获得了17株特异感染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病原菌,该菌是从13个不同生态区域的稗草植株的叶片病斑上分离得到的,经鉴定为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本论文旨在为其开发成新型生物农药—微生物除草剂作致病机理和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主要研究了其侵染过程、致病性和致病毒素。我们通过对其侵染规律和无孢子悬液对稗草毒害的测定,提出尖角突脐孢产生毒素和有开发为毒素除草剂的可能;并选择生物测定的合适方法,从17个菌株中筛选出合适的产生毒素的菌株32、X27、MC9;进一步选用菌株32研究产生毒素的最佳条件,这些为毒素的制备和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研究表明尖角突脐孢是稗草的强致病菌。该菌不仅能从稗草叶片的气孔或伤口侵入,而且能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叶肉细胞,接种后24—26小时完成侵染过程。被侵染后的稗草植株叶肉细胞膜结构发生变形,叶绿体迅速失绿,后期膜被破坏,提示尖角突脐孢在侵染过程中有可能分泌毒素,并作用于细胞膜。 对17株菌株的生测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抑制法和根生长抑制法是比较理想的生测方法,而离体叶片检测会得到比较直观的结果,但不能定量,根冠细胞测定法,喷雾法不适用于检测毒素的致病性。 用1×10~6/ml孢子浓度处理稗草植株,14天后调查各菌株对稗草植株的抑制情况,得出尖角突脐孢的强致病菌株是X27、MC9和32。对17株菌滤液的生物测定结果综合分析,这17株菌都或多或少的产生致病毒素,以MC9、32、X27、PX52、PX2最为有效,说明分生孢子的致病性和毒素的作用之间有正相关性,综合分析,我们选定进一步研究的适宜菌株为活力最高的MC9、32、X27。 选用尖角突脐孢菌32,研究了其产生毒素的最优条件为:在土豆液体培养基上,起始pH5.5—6,接种量10~4个孢子,培养温度28℃,摇床培养200rpm,培养时间7天。我们分析了毒素产生条件与菌和孢子培养条件的相关性,说明毒素的产生是与菌株的生长活性相一致的,在一定程度上有量的积累,但二者之间也有差异。
其他文献
学位
古渡孤舟  一个渡口,就是一片贝壳。  河流远去,穿起一串七彩的项链挂在大地的颈脖。  镇头、古港、官渡,每一个地名都有自己美丽的传说。  翻开书卷寻找古人的痕迹,我却混淆儿时的脚印。  风起,是否可以吹起一层一层的波浪,露出古老的河床。  在久远的时代拾捡一片落叶,吹响艄公熟悉的曲子。  几块破损的青石板,宛如几个没有联系的文字。  记忆失去棱角,就没有篇章,甚至是一个句子。  到哪里去找一块完
期刊
日久岁深,我已习惯了夜的黑  仿佛只有月亮、星星的陪伴  我的世界,才是真正开始  我想用夜的黑,覆盖眼里的  喧嚣,浮华,肮脏……  点亮一盏灯,起锚我的航行  等待夜的黑,等待另一个我出现  我们交谈,抚慰,憧憬……  挽着手,走向东方的黎明  这么些年,我那颗柔软的心啊  只有在深夜才能倾听自己——  还是那样的殷红,与跳动  一场与你有关的雪  你不来,雪也不来  就像是冥冥之中的,邀約而
期刊
今天是周六,我有高三的第一节补课。洗漱完毕,便匆匆忙忙出了家门。天阴沉沉的,北风刮得脸生疼。我打了个寒噤,缩紧了脖子,双手揣在衣兜直奔早餐店。  周末一大早,店里的客人不多。一碗红烧牛肉粉下肚,热量增加了不少。我拿上挎包,起身结账,才发现自己犯了粗心,早上出门时背错了包包。我的钱包、手机、钥匙都放在另一个包包里。我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马上来了个自我搜身,浑身上下逐个掏口袋,看能否搜到一碗红烧牛肉
期刊
我愿意,以宽广的方式迎接太阳  用河的温婉,为太阳画一个约定  在河之洲  向柳树,做一次深情告白  天空充满了爱  凡是可以找到的光明,就一定是光明  手捧太阳  它不是我的前世,我捡起的水花也应该放下  在三月,一棵树的视野足够宽广  越過冬天,径直  朝阳光处长去  树为人心,河作舟  我相信,在太阳的辞海里  总会舀出一个词  为早晨的人们,引路  回声  叶子是有灵性的  她们的欢笑用来
期刊
我在空旷的客厅里翩翩起舞  峰回路转  剥一颗杏仁  游荡在马孔多小镇  出小区  是崇文门,古人  崇尚文治的地方,而今  车如流水马如龙  路南的美发店  姑娘们全穿旗袍,整齐列队  路北的美发店  姑娘們把自己打扮成空姐,笑意盈盈  煎饼是我的全部  我回头  发现了春天  夜班归家途中  无论如何  我都是第一个感知到下雨的人  上天总是把第一滴雨  砸在我的胳膊上  骑车穿过京城  橘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