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9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选用铁炮、粉香水两个百合品种的鳞片,帝伯、西伯利亚、铁炮、金百合四个百合品种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培养,分别在无性培养系建立,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及分化,生根结鳞茎和移栽四个阶段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无性培养系建立阶段 用铁炮和香水百合的鳞片作为外植体放在各种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对其各部位的污染率、诱导分化率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鳞茎中部和内部的鳞片污染率低,为较佳的外植体培养材料。同一片鳞片,基部最易分化,其次为中部,顶部较难分化。在所试验的培养基中,MS+BA2.0(单位为mg·L-1下同)+NAA0.2培养基最适合铁炮百合鳞片的分化,分化率为83%,而粉香水百合的鳞片在MS+BA4.0+NAA0.2中的分化率最高,为75%。 用帝伯、西伯利亚、铁炮、金百合四个品种的花器官作为外植体建立无性培养系。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的分化难易存在差异,从易到难的排序为帝伯、西伯利亚、铁炮、金百合,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分化难易也存在差异,从易到难的排序为花丝、花托、子房、花冠、花柱、花药。在所试的培养基中,MS+BA0.5+NAA0.2和MS+BA1.0+NAA0.5培养基的分化效果较好。 无菌苗叶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的试验表明最适合培养部位为叶片的基部。基部培养较适合的培养基为MS+BA2.0+NAA0.2,MS+BA1.0+NAA0.2。 2.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阶段 在鳞茎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试验中,对铁炮百合鳞片及无菌苗叶片较适培养基为MS+BAZ .0+NAAO.2;对粉香水百合鳞茎较适合增殖的培养基为MS+BAI .0,较适合分化的培养基为MS+BAO.5+NAAO.05;花器官(帝伯和西伯利亚)的较适培养基为MS+BAI .0十NAAO.2,而铁炮百合为MS+B川.0+NAAO.5。 3.生根结鳞茎阶段 在生根结鳞茎培养中,激素的含量和种类、糖的浓度、大量元素的浓度等对百合生根结鳞茎都有影响。MET(多效哩)有助于鳞茎的形成,较适浓度为2.0mg.L一,和2.5 mg.L一,。NAA有利于根的生长,不利于鳞茎的形成。糖也有助于鳞茎的形成,较适浓度为6Og.L一,。降低大量元素的浓度有利于生根结鳞茎,较适的浓度为1/4MS。 4.移栽阶段 生根苗的移栽分四个步骤,沙床的准备、炼苗、假植和移栽大田或盆栽。各种处理中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到100%。
其他文献
Recent earthquakes have revealed that conventional seismic design philosophy allows for large levels of nonstructural damage. Nonstructural earthquake damage re
Recent seismic events show that urban areas are increasingly vulnerable to seismic damage,which leads to unprecedented levels of risk.Cities are complex systems
江汉平原现有涝渍地76.4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6%。尽管该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大量涝渍地的存在使其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大起大落且不高不稳的状态之中,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明显。本研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等途径获取了大量数据,运用点面结合及系统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成因及涝渍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探讨了涝渍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机制,并从防灾减灾
本研究选用东农303等17个早熟品种和10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及材料,配制成四种杂交类型共21个早熟杂交组合。通过方差分析和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评价了优良早熟亲本和优良组合;对这些早熟组合的产量性状在分离群体中的分离趋势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杂交组合后代群体在实生苗世代的商品早熟性、单株块茎重、单株块茎数、块茎均重、比重、芽眼深度、光滑度、皮色、肉色和薯形等10个性状的群体遗传力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