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机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31714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证是提升质量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认证,可以从源头上确保产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认证机构作为权威、中立的第三方机构,承担着“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社会职能。然而,国内相关立法多从行政或刑事角度对认证机构进行规制,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明显不足。与立法现状对应的是认证行业不断发展,证书数量成倍增长,认证民事纠纷日益增多,这既不利于认证行业自身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的发挥,也不利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此,构建及完善认证机构民事责任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构建与完善认证机关民事法律责任制度这一主题,从我国认证机构民事责任制度的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区分认证机构与认证委托人、第三人之间不同的法律关系及其相互间的权利义务,进而明确了认证机构对两者承担的不同法律责任,并就如何认定认证机构的民事责任进行了重点研究,最终提出完善我国认证机构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全文三万余字。文章的基本论证逻辑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认证机构民事责任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主要包括对认证机构职责的认识、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内涵与价值以及认证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进行阐述,并对我国认证机构民事责任制度现状进行了分析。回答了什么是认证机构及其民事责任,认证机构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什么,并结合现状指出为什么要对认证机构的民事责任理论重新进行梳理。为后文法律关系的分析和民事责任的认定提供铺垫。第二部分区别分析了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作者认为:认证机构与认证委托人之间是合同关系;与第三人之间是法定信赖关系。该观点的提出为第三部分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认定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探讨了认证机构对认证委托人和第三人的民事责任问题。在此对责任的类型、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赔偿范围、免责事由等作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为实践中就如何认定认证机构的民事责任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认证机构民事责任制度的实施情况,针对立法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认证机构与当事人的民事法律关系细分为对认证委托人的合同关系以及对第三人的法定信赖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依据相关的法学理论与法律规范,对认证机构的民事责任进行具体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思路能够为解决实践中认证机构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对选聘、培养和考核人力资源经理,对管理好企业的人力资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目标,运用职位
文章针对传统的需要证书数据库支持的CA移动业务系统,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ID的移动业务系统模型,通过私钥生成中心而非传统的认证中心CA实现移动业务流程。为了与传统的基于CA
<正>四川省成都市总工会办公室报道四川省成都市总工会坚持网络化布局、市场化开发、项目化运作,创新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不断提升工会会员获得感。创新工会普惠管理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闻报道的新要求,让新闻报道在依法治国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和职责担当更明晰。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蓝图。在依
《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在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诗、乐、舞在产生之初是一体的、共生的。《诗经》保存了先秦音乐的大量原始材料。在西周的礼乐制度下 ,《
阐述了2019年上半年煤炭价格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煤炭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从煤炭供应和需求两方面对下半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下半年煤炭市场总体呈现供需宽松格局,煤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训练教学中,普遍面临着教学成效低下的困境,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有效激发,教师的教学理念、模式、手段陈旧落后,另一方面教学空间与资源的拓展相对受限
文化是贯穿人类历史的因素。在我国,文化从诞生起就承载着文化软实力的底蕴,它不断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人文教化功能,使不同的民族在文化认同的曲折过程中实现融合,最终融汇
黄腐酸(FA)是一种从褐煤或泥炭中提取的复杂化合物,它在工业、农业、畜牧业有广泛的应用,在医药和保健食品中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FA有多种提取方法,目前国内外医药和保健食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约有三十年了,课程建设及课程实施经验相对充实,基于经验所形成的认识也逐步深入。可是信息技术学科思想却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布鲁纳认为,